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22659591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有30%被海洋吸收。如图表示海南某沿海海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____,分解者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微型生物碳泵是近年新提出的海洋储碳生物学机制,其阐述了由微型生物参与的将活性溶解有机碳(DOC)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生态过程,RDOC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研究发现,微型生物碳泵的转化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创造有利于______(填“DOC”或“RDOC”)保存的环境,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3)海洋运输过程中,发生少量石油泄漏不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这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若污染过于严重,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其原因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表示某草原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及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该草原除了图中出现的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鼠的粪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属于________的同化量,若鼬通过捕食鼠和鸟获得能量比例为1∶3,则鼬每增加4 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__kg。
(3)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对鼬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t1~t2时期鼬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
2018-12-05更新 | 5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山林场馆,生态冬奥”是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占地约22公顷的延庆冬奥森林公园,作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体规划环境保护措施中的迁地保护基地,公园的迁地措施保护了部分小海陀山植物,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2北京延庆冬奥会森林公园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即__________,也就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北京延庆冬奥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局,还要保证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从而使昔日延庆区变成了如今“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世人瞩目的山水家园。该过程中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
(3)延庆冬奥森林公园的建成能够固碳释氧、改善周边的环境质量,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二)奥运场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生态护坡。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4)上图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樟毛、柽柳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这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__________
(5)图中沙氏变色晰的数量在外界压力的干扰下,数量波动的范围较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
(6)若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其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022-03-30更新 | 30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止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的研究数据如图:

(1)螺的活动范围小,获得实验数据可通过样方取样,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鸭稻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__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_____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圆田螺属于_____,它和凸旋螺之间构成_____关系,水稻种群中碳的输出除水稻呼吸途径外,还有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科研人员还发现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_____
(5)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_____演替。
2019-04-14更新 | 5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