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666303
如图表示“甘薯+奶牛+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
B.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藤→奶牛→牛粪
C.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种成分
D.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我国南方地区推广的稻蟹共生系统是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具体来说是在稻田中引入螃蟹种群后形成的以蟹、稻为主导的复合农田生态系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中华绒螯蟹是杂食性动物,喜食水生杂草、昆虫、鱼等,对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很爱食。中华绒螯蟹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为___________。不确定中华绒螯蟹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池塘中华绒螯蟹的___________生物积累量。
(2)实验塘于6月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结果如下: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生物量t·Km2·a1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

8674.90

25123.66

水生杂草生物量占比

7.91%

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

0.27% 0

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

0.20%

其他

59.56%

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

32.26%

35.18%

①加入中华绒螯蟹____(“能”、“不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②请从种间关系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引入中华绒螯蟹后,水稻生物量占比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角度至少答出一点)。
(3)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A的能量直接流到C的比例由1/3调整为1/2,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C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倍。
2024-04-04更新 | 40次组卷
【推荐2】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结构,具有______分布特点。
(4)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5)假设蜘蛛所获得的能量中,1/3来自跳虫,2/3来自蝗虫。若蜘蛛的同化量增加a,至少需要消耗草的同化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2024-04-15更新 | 12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图,据图回答:

(1)图中“X”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个数为_____________
(2)若生产者主要为个体小、繁殖快、寿命短的浮游植物,根据某一时刻各营养级的生物量(干重)绘制成生物量金字塔图,则该图应为____(填“正”或“倒”)金字塔形,若湖泊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爆发水华,导致环境恶化,该生态系统中C02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请分析CO2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3)若次级消费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为65J/(cm2·a),则三级消费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范围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以进行捕食或逃避被捕食,所体现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