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22682154
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或其他干扰导致形成了具有一定距离的生境斑块,使得一个较大的生物种群被分割为许多小的局域种群,小的局域种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随机性灭绝。个体在生境斑块之间的迁移,能使那些还没有被占据的生境斑块内建立起新的局域种群。集合种群即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一个集合种群若要长期生存,各局域种群之间的迁入率必须大于各自的灭绝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个集合种群中,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最好完全同步化
B.生境斑块隔离程度的大小不会影响新局域种群的建立
C.集合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各个局域种群保持一致
D.集合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利于选择出迁移能力强的个体

相似题推荐

【推荐1】λ表示某一年的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的倍数。某研究小组绘制了种群甲、乙一段时间λ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甲呈S形增长,K值为1.8
B.种群乙在0-t1期间呈J形增长
C.t2时种群甲的种群数量等于种群乙
D.种群乙在t1-t4期间种群数量持续减少
2024-05-27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2月,东非地区发生25年来最严重蝗灾,民众深陷缺粮窘境,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曲线甲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正反馈调节机制,蝗虫K值为N2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2020-05-26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出生率越大,种群增长越快B.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的种群数量一定不增长
C.雌雄比例相当时,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D.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有间接影响
2020-09-21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