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22695309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猫的毛色奥秘
猫的毛色多样迷人,这些颜色的形成与基因密切相关。
第一类基因决定猫的基础颜色。有色猫可以简单地分为黑色系或红色系(即橘色系)。让猫呈现为黑色的物质叫做“真黑素”。真黑素的合成由三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b')控制。其中B基因决定纯黑色、b基因决定巧克力色,b'基因决定肉桂色。B相对与b、b'是显性,b相对于b'是显性。此外,因为酪氨酸是制造真黑素的必需物质,如果一只纯黑猫的饮食中没有摄入足够的酪氨酸,黑色皮毛可能会变成棕红色。
橘色系是通过棕黑素表现出来的,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合成。XRY、XRXR 抑制真黑素的合成,合成褐黑素,表现为橘色;XrY、XrXr不抑制真黑素的合成。雌猫早期胚胎发育时每个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一条,另一条X染色体能表达。因此XRXr的猫部分细胞能合成褐黑素,部分细胞能合成真黑素,身上有橘色区域有黑色系颜色区域,表现为有斑块。
第二类基因的作用会影响色素的分布和形式,将基础颜色变为更浅的色调,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稀释”,故得名毛色稀释基因。具体而言,当猫携带两个隐性的稀释基因(dd)时,原本的基础颜色(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橘色)会变成它们的浅色版本(蓝色、浅紫色、浅黄褐色、奶油色)。
能够让猫表现出白色的基因有两对,我们将第一对称为强力白(W和w),强力白属于突变基因,一旦出现显性突变(w→W),会阻止色素到达皮肤,整只猫为纯白色。第二对称为斑点白(S和s)。当猫的基因型是 ss 时,不会影响猫咪本身的颜色;Ss 会让猫咪全身的50%以下出现白色;SS 会让猫咪全身出现50%以上的白色。在这种基因的作用下,猫会出现各种不同白色块。
猫的毛色还受到其他一些基因控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猫的毛色多种多样。
(1)巧克力色与肉桂色等是猫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
(2)请写出纯合浅黄褐色雌猫的基因型___________(不考虑白色相关基因),纯黑猫有时会褪色,说明性状是基因和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一些猫会有很雅致的名字“雪里拖枪”、“乌云盖雪”等,他们的白色相关基因分别是___________。(不考虑其他基因)
(4)三色猫(由白色、黑色和橘色组成)通常是母猫。请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
(5)现有两只纯黑色猫杂交得到浅紫色猫。这两只黑猫再次繁育,出现浅紫色猫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已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B基因时不能参与受精。请回答:
(1)在做杂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做___________处理,以避免自交或其他花粉对实验的干扰。
(2)将基因型Aabb的植株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后,共得16株植株,有9株表现为紫茎,有7株表现为绿茎,产生该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基因型AaBb和aabb的植株为亲本杂交,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相同或不相同)。
(4)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则子代植株中紫茎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019-04-17更新 | 3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家犬。具有基因B时,皮毛呈黑色;具有基因bb时,皮毛呈褐色;但毛色的形成还受I(i)基因的控制。下图甲表示藏獒毛色的遗传实验,乙表示F1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结果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是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甲图中亲本褐毛和白毛藏獒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填序号);依据②细胞的特征可判断出乙图为________(雌性/雄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4)写出F2中的褐毛藏獒与基因型为BbⅠi的个体进行交配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
2021-04-17更新 | 1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齐民要术》中的“收取种茧,必取居簇中者。近上则丝薄,近地则子不生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养蚕的方法和智慧,通过养蚕获取的蚕丝可作为丝绸制品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丝绸业的发展。家蚕(2n=54+ZW)所结茧的颜色有黄色、蓝色和白色,蚕茧颜色性状受2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基因A控制蓝茧。NCYRC为了研究蚕茧颜色的遗传方式,进行了下图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F1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F2雄蚕中杂合子占_____,F2黄茧雄蚕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
(2)上述实验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而非XY型。
(3)将F2中黄茧雌雄家蚕进行杂交得F3,F3中黄茧雄蚕:黄茧雌蚕:蓝茧雌蚕:白茧雌蚕=_____
(4)雄蚕出丝率高、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们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NCYRC通过诱变技术培育出基因型为、ZDeZdE、ZDEZDe、ZDEZdE的家蚕品系,其中d和e是Z染色体上的2个致死基因,D和E为对应的野生型基因。若以上述家蚕品系和野生型家蚕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达到使子代只保留雄蚕的目的,则应选择的家蚕的基因型为_____
2023-12-05更新 | 2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