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8 题号:22699674
科学家在玉米中发现了一种单基因突变品系甲,甲品系玉米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将突变体甲自交,得到子代中籽粒正常与干瘪的比例约为3:1,子代随机授粉,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
(2)有人认为:玉米的籽粒正常是由A基因控制的。研究者将克隆得到的A基因转化到F1中,获得了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详)。让该转基因玉米自交,若子代中籽粒干瘪占1/4,这一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经实验确认A基因控制籽粒正常,为进一步确定A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人员借助位置已知的M/m基因进行分析。用基因型为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P与基因型为MM的甲品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用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籽粒干瘪(F2)胚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种类型。统计籽粒干瘪(F2)的数量,发现类型①最多、类型②很少、类型③极少。依据上述统计结果,基因A、a与M、m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用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出现极少数的类型③的原因是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籽粒干瘪是由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的。经DNA序列分析得到了A基因和a基因编码链(非模板链)的结构如图。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后使其编码的蛋白质功能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二倍体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有高茎(D)与矮茎(d)、红色果(R)与黄色果(r)两对相对性状,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小组对这两对性状展开了如下测交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测交类型

测交后代(F1)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高茎红色果

高茎黄色果

矮茎红色果

矮茎黄色果

父本×隐性纯合个体

3

2

2

3

母本×隐性纯合个体

1

0

0

1


(1)这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父本测交后代矮茎红色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根据上述父本测交结果分析,表现型比例不是1:1:1:1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测交结果分析,若将F1中高茎红色果种下,自然状态下F2中高茎红色果植株占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测交结果分析,若将F1中高茎红色果与矮茎黄色果杂交,F2中高茎红色果植株占______
2020-01-03更新 | 7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水稻中存在雄性不育系。雄性可育(R)对雄性不育(r)为显性,该对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雄性可育(N)对雄性不育(S)存在于细胞质中,只有细胞质、细胞核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水稻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科研人员将控制水稻大籽粒中淀粉合成的基因Qt导入雄性不育品系获得大粒正常秆品系A、大粒高秆品系B,经筛选鉴定A、B品系仅一条染色体上插入一个Qt基因。为研究基因的插入位点及对受体植株产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品系A、B、基因型为S(Rr)的正常粒正常秆雄性可育个体H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核、细胞质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 N、R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因为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有___________。水稻可育的基因型有_____种。
(2)实验一中,F1不可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选取F1中的大粒可育个体自交,F2中重粒不可育∶大粒可育∶正常粒可育比例为1∶2∶1,可推测导入的Qt基因与r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______ (填“连锁”或“独立遗传”)。实验一的F2中出现了重粒性状,请据题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重粒是指质量重于大粒)
(3)将实验二中的大粒高秆可育水稻自交,F2个体中大粒高秆可育∶大粒高秆不育∶正常粒可育∶正常粒不育的比例为3∶1∶3∶1,而不是正常的9∶3∶3∶1,经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Qt基因的导入不仅使水稻植株高度发生了变化,还导致实验二的亲本所产生的某一类配子的育性降低,请分析得到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此时,在F2的大粒个体中,r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4)若(3)中上述推测正确,F2中大粒高秆不育个体与正常粒可育个体杂交,子代高秆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
2023-02-23更新 | 57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对于豌豆(2n=14)的7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性状

等位基因

F2的表现

显性

隐性

显性:隐性

种子形状

A—a

圆粒

5474

皱粒

1850

2.96:1

种皮的颜色

B—b

灰色

705

白色

277

2.84:1

子叶的颜色

C—c

黄色

6022

绿色

2001

3.01:1

茎的高度

D—d

高茎

787

矮茎

224

3.15:1

豆荚的形状

E—e

饱满

882

不饱满

299

2.95:1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F—f

绿色

428

黄色

152

2.82:1

花的位置

G—g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1

(1)从表中数据分析,这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__________定律。
(2)选择种子形态和子叶的颜色这两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那么亲本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
(3)若选择具有表中某三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具有3种隐性性状的豌豆占1/64,则F2中具有2种显性性状的豌豆占__________
(4)理论上,这7对等位基因组成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分别有__________种。现有该豌豆的各种纯合子和各种杂合子豌豆种子,欲探究控制豌豆茎的高度、豆荚形状、豆荚颜色和花的位置的基因是否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
2017-04-12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