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22713017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型作物,我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创新育种是解决粮食品质和产量的重要途径。马铃薯野生种是二倍体,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块茎繁殖,普通栽培种为四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下,作物或种子可以高频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将马铃薯野生种种子该环境处理后,再大田种植,发现—植株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为确定该植株突变性状的产生原因是染色体变异还是基因突变,最直接的方法是_________。经过处理的种子种植后若没有表现出不一样的性状不能直接舍弃,原因是___________
(2)马铃薯野生种幼苗用_________(试剂)处理能获得四倍体马铃薯。生产中常用四倍体作为栽培种,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特点(答2点即可)。四倍体属于新物种,理由是_________
(3)马铃薯具有杂种优势,生产用品种都是杂合子(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子),通常用块茎繁殖。马铃薯红皮(A)与黄皮(a),黄果肉(B)与白果肉(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要用红皮白果肉和黄皮黄果肉的生产用种选育出红皮黄果肉新品种,设计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实验_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及说明,写出含亲本在内的三代,不用书写配子)。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粮食缺乏加剧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穗上的颖果可分为初级颖果和次级颖果(图1所示)。与初级颖果相比,次级颖果存在开花时期晚、营养积累差等特点。为研究两者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研究人员发现A基因与颖果发育有关,A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初级颖果与次级颖果发育一致。检测A基因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授粉后不同时间两种颖果中IA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1)IAA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
(2)据图2可知,野生型水稻初级颖果与次级颖果发育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比较野生型与A基因缺失突变体中两种颖果的IAA含量,推测A基因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检测了野生型中IAA合成酶基因(T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综合图2、3结果,推测野生型中初级颖果发育优于次级颖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A基因突变体中两种颖果的T基因转录量一致,且显著低于野生型,导致突变体的初级、次级颖果发育差异消失,推测A基因可________T基因的转录。
2023-08-23更新 | 6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茶尺蠖作为茶园害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对甲、乙地区的茶尺蠖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甲地区全部茶尺蠖个体的集合叫作____。茶尺蠖种群中存在抗病毒的变异主要源于____
(2)实验表明甲地的茶尺蠖对EoNPV的抗性比乙地更____(填“强”或“弱”),判断依据是____
(3)针对两地生物防治效果的差异,为了明确甲、乙两地的茶尺蠖是否为同一个物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交配组合

F1的发育情况

孵化率(%)

蛹羽化率(%)

雌雄性别比例

A组:甲(♀)×乙(♂)

47.9

33.4

1∶0.1

B组:乙(♀)×甲(♂)

77.2

15.1

1∶52.5

C组:甲(♀)×甲(♂)

96.4

54.9

1∶0.9

D组:乙(♀)×乙(♂)

100

52.8

1∶0.9

①表中F1发育情况存在差异,是由于甲、乙两地的茶尺蠖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从而阻断了种群间的____,在____作用下,种群的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基因库差异增大。
②根据表中F1的发育情况,科研人员认为甲、乙两地茶尺蠖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若要验证这一结论,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____
2023-11-19更新 | 1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
2019-05-25更新 | 4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