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功能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2753418
请分析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武汉市戴家湖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是一个清澈的湖泊,后来由于长期堆放热电厂的粉煤灰而成为灰山,土壤贫瘠且呈碱性。武汉市园林部门利用生态修复对戴家湖进行了改造。在土壤改造方面,更换表层土壤,提前种植豆类等固氮植物以增加土壤肥力,然后种植耐碱能力强的水杉、乌桕、桃金娘、枫杨、泡桐等木本植物,选用蒲公英、荠菜、紫色地丁等本地耐碱的草本植物,而不是像其他公园一样选择马尼拉草。在水体改造方面,第一步使用钝化剂——沉水植物耦合技术,投放磷钝化剂,同步恢复沉水植被如密刺苦草和轮叶黑藻,结合两者的优点来控制内源污染;第二步全要素重建水生食物网,通过精确调控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重塑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现在的戴家湖公园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生物多样性增加,成为城市绿肺,也是市民休闲踏青的绝佳去处。

   

(1)在土壤改造中,不是直接使用大量化肥,而是更换表层土壤,种植豆类植物,这是为了改善_____,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2)培育草坪时选用本地耐碱的草本植物而不选用马尼拉草,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在水体修复改造中,重建水生食物网,有助于生态系统正常运转。这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3)戴家湖公园已改造成城市绿肺,成为武汉市民休闲踏青的绝佳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4)现提供长势正常的荠菜和马尼拉草若干株,足量的未经处理的戴家湖公园含粉煤灰的土壤样品(A),足量的经中和处理的同一地段的戴家湖公园含粉煤灰的土壤样品(B),其他培养条件均可保证适宜,请以植株的长势为观测指标,设计实验验证与马尼拉草相比,荠菜对碱性土壤具有较强的抗性。请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结果: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小球藻是鱼类的优良铒料且对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鱼腥藻是养殖水体中引起水华的主要藻类。为揭示两种藻类的种间关系及其受pH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种间关系

pH

6

7

8

9

竞争抑制参数

鱼腥藻对小球藻

1.78

1.70

0.67

0.29

小球藻对鱼腥藻

10.16

12.91

9.10

4.90

注:竞争抑制参数越大,说明竞争抑制作用越强。
(1)本实验的因变量为____。分析表格数据,pH从6到9时,鱼腥藻对小球藻的抑制作用____;pH从6到9时,小球藻对鱼腥藻的抑制作用的变化为____
(2)在上述pH条件下,将小球藻与鱼腥藻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鱼腥藻个体完全消失,原因是____
(3)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是指____的循环过程。
(4)监测养殖水体的pH和鱼腥藻含量的主要意义在于____
2024-03-06更新 | 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越冬候鸟的天堂,红树林是重要的海岸带固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温室效应问题中起重要作用。
(1)红树林中的红树和其他植物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可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构成植被碳库。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根系和水中颗粒沉降进一步将有机碳储存在土壤当中,构成土壤碳库。我国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红树林是优良的碳库。下列事实中支持该结论的有____________(多选)。
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
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
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
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
(3)补种红树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措施。原产于马来西亚的无瓣海桑具有速生、耐浸淹、抗逆性强等特性,可作为红树林的造林先锋树种引入。在引种前应进行综合评估。
①盐度是影响红树植物生长分布的重要环境条件,探究不同盐浓度对无瓣海桑和本土红树品种秋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图。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__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

②为评估比较无瓣海桑林与本土红树林的固碳效率。科研人员查阅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四种不同林型样地的考案报告,收集不同红树林群落基础数据并计算出多样性、植被碳密度(可反映红树林植物固碳效率)等指标,结果如下表。

林型

平均树高(m)

丰富度指数(S)

每株生物量(kg·株)

植株密度(株·hm-2)

植被碳密度(t·hm-2)

1.白骨壤灌木林

2.33

1.37

9.00

11733

46.48

2.桐花树灌木林

2.41

2.23

4.65

23855

48.83

3.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

4.40

2.9

9.82

17960

77.61

4.无瓣海桑乔木林

6.29

1.56

19.76

4225

36.74


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林型3植被碳密度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022-02-19更新 | 208次组卷
【推荐3】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通过人工设计使家畜、农作物等比例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
(2)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常采用间种套作、大棚多层育苗等生产方式,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
(3)秸秆焚烧会导致空气污染,近年来该生态系统中常采用就地粉碎还田、机械化深耕处理等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有_______(至少两点)。
(4)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农民仍需要不断往农田中施加氮肥,原因是_______
2024-01-15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