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2756462
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

   

(1)该火烧地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演替,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逐渐减少。。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______________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3)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等(写出2个)。
(4)若要调查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常用_____________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态系统中某些组分产生物质的总量。我国某一自然保护区曾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科研人员对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选取多个样方,收货全部植物,按照_____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填“S1”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群落的过程为_______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____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______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______%,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较低,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______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_____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2022-10-20更新 | 8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因为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图乙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
2022-04-10更新 | 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研究人员对某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调查,发现与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相比,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均较大,该现象称为“边缘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称为_________。一般情况下,由于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分析“边缘效应”的原因发现,交错区的植被存在较复杂的垂直结构,而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交错区的物种数目较多,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___稳定性。
(3)若一段时间后,由于降水极少,该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荒漠化,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演替。
2020-02-05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