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8 题号:22826460
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回答下列问题:
(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 形式进行,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当野外生活的象群遇到食物和水源短缺时,会分工去远距离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的远距离通讯能通过灵敏的鼻子嗅觉来实现,该过程大象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
(3)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栖息地碎片化后,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会减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一点)。
(4)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牧场类型,分布于此的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数量过多对草地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原鼢鼠进行防治,效果如表。人工捕杀措施主要是通过提高种群的_____________控制高原鼢鼠的种群数量;造林整地是通过降低____________实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根据下表,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组合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防治措施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造林整地

药物治理

人工捕杀

整地方式

整治前

整治后

药物种类

整治前

整治后

捕杀月份

整治前

整治后

块状

70

60

药物A

62

24

5月

53.33

36.67

鱼鳞状

67

55

药物B

57

34

8月

61

48.33

水平沟

72

54

药物C

58

37

对照

69

174

对照

54

141

(2)高原鼢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如图为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及植物组成。

该草甸群落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演替。在第3-6年阶段,群落内“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现_______________的趋势,说明在演替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者对某地区进行了区域划分,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的结果显示:随着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明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及种间关系等,写出两点高原鼢鼠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03更新 | 13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珍禽异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因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变成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后又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又由11.4%提高到75.5%,被赞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

   

(1)塞罕坝由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在塞罕坝改变初期,建设者们在引种植物时应充分调研引种植物在原生地的生态位,调研内容包含______(答两点)方面。
(2)某生态小组调查塞罕坝蒙古黄芪种群动态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Nt和Nt+1分别表示种群初始个体数和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个体数,虚线表示Nt=Nt+1,A点为现阶段蒙古黄芪所处位置。请结合调查结果分析,现阶段是否需要加大对蒙古黄芪的保护力度,并阐释你的理由_________
(3)为进一步调查人工引种乔木后对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生态学家调研了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变化,调查数据如下表:

郁闭度(%)

0

20

40

60

80

100

黄花胭脂花

15.3

13.5

10.8

7.4.

4.3

2.4

沙芦草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类似的情况下,随着郁闭度增加,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黄花胭脂花和沙芦草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5-21更新 | 64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亚洲象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长鼻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象征吉祥如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相关问题:
(1)大象踏过草原森林形成的“象道”方便其他动物通行;象的粪便既为昆虫、鸟类提供食物或栖息环境,又可造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雄象能听到数里外雌象用次声波发来的求偶信息,这说明 ____
(2)亚洲象喜食棕榈、竹子、芭蕉等阳生速生草本、藤本植物。2021年4月,一群野生亚洲象北上之旅走红网络,对于大象出走的原因,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实为下降趋势。其做出该推测的生态学依据是森林覆盖率提高,导致亚洲象____减少,象群____提高,种群数量下降。
(3)某地的亚洲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102J·m-2·a-1)]。
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
158.695.125.36.7
亚洲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102J·m-2·a-1),可见大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很低。在中国华南地区,东方剑齿象(臼齿不耐磨,以柔软的树叶为主食)和亚洲象(臼齿发达,以粗纤维草本为主食)共存了数百万年,直到更新世纪末,气候巨变,东方剑齿象最终灭绝,亚洲象存活了下来。请尝试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亚洲象劫后余生的原因:____
2024-02-28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