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江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5-16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群落的特征之一频度(frequency)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下图是Raunkiaer根据某群落8000多种植物的频度统计编制了一个标准频度图解。在图中,凡频度在 1%~20%的物种归入 A 级,21%~40%者为 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1%~100%者为E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A 级物种数量是最多的
B.按其所占比例的大小,5个频度级的关系是A>E>B>C>D
C.A级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D.该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2. 为研究某地区近海食物网的季节性变化,科研人员测量生物组织中稳定性同位素13C、15N的含量并进行计算等,获得了部分生物所占的平均营养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13C会出现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B.在春季时,带鱼占据的营养级不止一个
C.不同季节同种生物所吃的食物不会发生变化
D.小黄鱼的平均营养级变化受环境因素影响
3.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四个环节。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W1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
C.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100%
D.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1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4. 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属于不同营养级)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共有2条食物链
B.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增长速率最大的是a时期
C.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B
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
5.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大量的牦牛粪便直接沉积在草地表面,对该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土壤动物是分解牦牛粪便的重要生物。如图为研究人员采集土壤动物自制的“干漏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牦牛粪便长时间沉积在草地表面会影响草地植被生长和家畜采食
B.分解牦牛粪便的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中的关键成分
C.“干漏斗”法适用于某些不方便用镊子夹取的土壤动物的采集
D.季节变化会改变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影响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6. 如图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箭头可表示各成分之间的信息传递
B.b中CO2含量增加将会加剧温室效应
C.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多
D.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B.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4%
D.图中箭头也可以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8. 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每年水稻孕穗之前,农民会选择鲤鱼、草鱼、鲫鱼等鱼苗放养在水稻田里。这些鱼一开始以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为食,待到水稻抽穗扬花时,它们则主要以水稻凋落在水面的稻花为食,其肉质鲜美,有稻米之香,故名“稻花鱼”。下列有关该生态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立体空间,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C.该模式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加快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稻田中的水稻、鱼、害虫、杂草及其他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9. 随着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增加,导致核心放养区的植被发生改变。研究人员以麋鹿核心放养区的中心为调查起点,分别在50m(S50)、100m(S100)、200m(S200)和围栏外5m(Sw)处取样方,对狼尾草(主要通过地下茎繁殖,麋鹿喜食其春季返青的嫩茎叶)和群落中的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取样点

狼尾草种群特征

群落中的植物

密度/株

地上生物量/g·m2

种数

丰富度指数

S50

1295.1

533.70

9

1.736

S100

844.9

197.11

11

2.017

S200

828.6

186.22

19

2.492

Sw

0.00

0.00

47

3.607

注:丰富度指数越高,代表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和种类越多
A.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放养区狼尾草种群密度较高,可能是因其通过地下茎繁殖而更耐践踏
C.狼尾草春季返青可传递信息给麋鹿种群,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D.加强该区域麋鹿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大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0.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的数量变化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11. 某地渔业实行“复合混养模式”,将以水草为食的草鱼、以碎屑为食的鲫鱼和以小型动物为食的花鲢进行混养,取得了显著经济、生态效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鲫鱼和花鲢生活在同一水层,因此在生物群落中占据同一生态位
B.鱼塘中投入鱼苗不宜过多,要考虑环境承载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复合混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复合混养模式”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因此提高了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2. 焚烧和填埋是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对不同种类的垃圾采取不同方式的回收利用,下图为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相关方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B.进行过程①、②、③时要充分考虑垃圾性质、引入的微生物种类等因素
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