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2849108
我国研究人员联合发现两栖动物新种——雷山臭蛙。雷山臭蛙仅被发现分布于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保护区内还有竹叶蛙、龙胜臭蛙、黄岗臭蛙和大绿臭蛙等4种臭蛙属物种。臭蛙能够分泌一种具有强烈臭味的液体,用来防御敌人或吸引配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雷山臭蛙对其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B.雷山臭蛙与龙胜臭蛙、黄岗臭蛙等存在地理隔离,但没有生殖隔离
C.雷山臭蛙分泌的具有强烈臭味的液体能在同种或异种个体间传递化学信息
D.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其组成、结构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多形性腺瘤基因1(PLAG1)可通过调节某些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而调控动物的生长和发育。PLAG1的某碱基位点存在G/C或T/A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等位基因Q和q。不同品种黄牛中PLAG1基因型和比例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黄牛品种QQQqqq
皮南牛00.120.88
夏南牛0.280.650.07
秦川牛0.070.190.74
A.上述三个品种的黄牛基因库组成存在差异
B.不同品种间黄牛若长期无法基因交流,可能形成新物种
C.被调查的皮南牛种群可能无法进行随机交配
D.上述基因型和比例与人类的培育和自然环境的选择有关
2022-11-12更新 | 97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下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物种甲的部分个体从a地区分别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物种乙、丙(乙、丙两种群数量较大,雌雄比例相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丙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C.可遗传变异决定乙、丙两种群的进化方向
D.新物种乙、丙的基因库存在明显的差异
2023-07-16更新 | 36次组卷
【推荐3】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化脓性炎症,青霉素是化脓性炎症的特效药。但由于青霉素的长期滥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出现了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进而产生了“超级细菌”。某医学研究小组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具体操作如图所示。(已知: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超级细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变异的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
B.灭菌后待温度降到50℃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加入无菌的卵黄液
C.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可以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卵黄液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
D.长期滥用青霉素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物种
2024-05-10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