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915011
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下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条件下的照光量常发生变化,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光。光可以被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吸收,分离光合色素时,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_____
(2)科研人员测定绿色植物在由暗到亮环境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未开始光照时,CO2吸收速率低于0,这是由于植物细胞进行______释放CO2的结果。0.5min后,CO2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______反应才被激活。
(3)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叶绿体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   

结合CO2吸收速率变化过程推测,0~0.5min之间,光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请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0~0.5min之间,图中热能散失比例变化的生物学意义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绿色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包含了所有的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反应的光系统Ⅰ(PSI)和光系统Ⅱ(PSⅡ)都是由色素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下图为PSⅠ和PSⅡ参与的部分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复合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利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
(2)据图文中的信息可知,参与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的是_______(填“PSⅠ”或“PSⅡ”)。
(3)现在广泛认为光反应中ATP的合成是ATP合成酶利用膜两侧H+ 浓度差形成的化学势供能完成的。请你利用离体的叶绿体类囊体、pH为4的缓冲溶液、pH为8的缓冲溶液、ADP和Pi设计相关实验验证该观点,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
(4)当光照较强,储存在激发态叶绿素中的能量没有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转移或参与光化学反应被快速耗散,激发态叶绿体就会与分子态氧反应形成激发态氧,破坏光合膜。类胡萝卜素作为光保护剂,可以吸收激发态叶绿体中的能量并将其以热量的形式散发。要使缺少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在实验室中存活,实验室中对于光和分子态氧的要求是______
(5)化合物M在图中的①处发挥作用,可作为除草剂,你认为化合物M抑制杂草生长的机理是______
2024-04-06更新 | 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是适宜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叶片中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上。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为使研磨充分可加入_________
(2)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该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可参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长期处于该光照强度下,植物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4)光照强度为D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该光照强度下,适当降低CO2的浓度,C点将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2020-09-09更新 | 33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无水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 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RuBP ②ATP ③NADPH ④三碳酸),可推测20~25 min曲线将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保持水平”)。
2021-09-30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