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细胞工程 >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及应用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2930625
科学家将番茄(2N二个组)和马铃薯(4N四个组)利用如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_____
(2)图示技术名称是_____
(3)过程④一般先生芽后生根培养基成分的差别主要在于_____
(4)诱导f中植株生根的过程中,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_____(填“高”或“低”);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倍体植株,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几倍体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四种育种实验都主要应用了_____的原理,培育中发生了脱分化的过程有_____
(2)用番茄植株的花粉随机进行有关实验,得到幼苗B直接移栽,发育成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是__________,要保证植物体 B 可以用于生产,培育中④过程可使用 _____处理幼苗
(3)如果植物体C仅是花粉两两随机融合得到的,则植物体C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
(4)植物体D的培育过程运用了_____技术,植物体D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的一些性状,根本原因是_____
2023-06-27更新 | 5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②是用__________酶处理细胞的细胞壁,后经③过程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实际融合的过程中原生质体可能会形成______种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④是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该含_____条染色体;若番茄和马铃薯采用上述育种方法培育,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条染色体。
(3)若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3)中可育杂种植株为____倍体。
2020-08-07更新 | 4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异源多倍体指的是体细胞内所含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的多倍体生物,下图表示两种获得异源多倍体的思路(其中A、B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实践过程中,途径一遭到了失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途径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时,首先需对番茄和马铃薯的韧皮部细胞用_______________酶处理,以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再用_______________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得到细胞甲。
②筛选出细胞甲后,还需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杂种乙,其中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后期有_____个染色体组;细胞甲在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细胞的同化类型是_______(填“自养型”或“异养型”)。
(3)途径二获得植株乙的过程不属于有性生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途径二相较于途径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点。
2021-04-17更新 | 4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