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蛋白质工程 >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1 题号:22934081
江苏某研究团队利用TetR和GFP两种基因,构建了监测残留在生物组织或环境中的四环素水平的“报警器”大肠杆菌工程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TerR和GFP两种基因所在的DNA片段以及相关的载体如图1所示,监测原理如图2所示。天然大肠杆菌中不具备TerR、GFP和Ampr(青霉素抗性基因)这三种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EcoRI

XbaI

SpeI

BamHI

识别序列及

切割位点

5'…G↓AATTC…3'

3'…CTTAA↑G…5'

5'…T↓CTAGA…3'

3'…AGATC↑T…5'

5'…A↓CTAGT…3'

3'…TGATC↑A…5'

5'…G↓GATCC…3'

3'…CCTAG↑G…5'

   
(1)若要拼接DNA片段1和2,结合图1中信息,在___________酶作用后再添加___________酶,可拼接成功。成功拼接后的连接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按5'→3'的顺序只写一条链)。最终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示意图是___________

A.                       B.   

C.                       D.   

(2)在上述研究中,需导入天然菌的基因有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四环素合成相关基因②GFP基因③TetR基因④RNA聚合酶基因
(3)据图2分析,该工程菌检测环境中四环素水平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不能证明重组质粒和大肠杆菌工程菌建构成功的方法及现象有___________
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明重组质粒的大小符合预期
b.大肠杆菌工程菌不能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c.用显微镜观察重组质粒上的外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
(5)为提高对环境中四环素水平监测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将GFP蛋白的第65位丝氨酸替换成苏氨酸,该项技术属于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黄酒制作有关的问题:
氨基甲酸乙酯(EC)作为一种潜在致癌物,广泛的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在各种发酵酒中,黄酒面临的EC超标问题更为突出,利用酸性脲酶消除其前体物质尿素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1)获取含有酸性脲酶菌的土样,加入_____________制备成土壤悬液,并对土壤悬液中的酸性脲酶菌进行广大培养。从适合使用的角度分析,该酸性脲酶菌应对富含__________的发酵液有很好的耐受性。
(2)常用于分离菌种的方法是_________,经过酸性培养基的初筛培养后,还要在添加酚红的中性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复筛,应该挑选_____________ (填“有红色圈的菌落”或“无红色圈的菌落”)为目标菌株,最后将其接种在_____________中,4℃冰箱中保藏。
(3)酸性脲酶菌的产酶能力受到许多因素影响,除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温度、pH外,在摇床培养时还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德尔塔变异毒株已成为全球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变异株,我国研究团队最新发现针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在新冠肺炎的短期预防与早期治疗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图1表示制备该抗体的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4)丙操作指的是_____________,甲中含有_____________种两两融合的细胞。
(5)乙中可以获得_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
(6)利用小鼠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在给人体使用时,可能会被人体免疫细胞清除,影响抗体的作用效果。抗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从杂交瘤细胞中提取编码鼠源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___(填“5区”或“6区”)序列的基因,与从人体中获取的编码抗体_____________(填“5区”或“6区”)序列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导入骨髓瘤细胞中,进行培养获取新的抗体,改造过程涉及_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_技术,这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工程。
(7)近期奥密克戎变异株确诊案例大幅增加,传播能力强,潜伏期更短,得过新冠和已打完疫苗会重复感染新冠,这可能是因为病患体内已产生的_____________减少或消退,加上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出现了新的抗原特征,具备部分免疫逃脱特性。
2023-04-04更新 | 56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重叠延伸PCR技术是一种通过寡聚核苷酸链之间重叠的部分互相搭桥、互为模板,通过多次PCR扩增,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定点诱变。它在需要诱变的位置合成两个带有变异基因碱基的互补引物,然后分别与引物a和引物d做PCR,这样得到的两个PCR引物产物都带有变异基因,并且彼此重叠,再将重叠部位进行重组PCR就能得到诱变PCR产物如图1。图2为用定向进化策略改造纤维素酶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与体内DNA的复制相比,不需要_____________酶的参与。
(2)根据图1所示的叠延伸PCR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PCR扩增DNA的过程中,引物a、b、c、d中,PCR1应选择图1中引物__________,大量扩增突变产物AD则应选择引物_____________,重叠延伸时不需要引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②若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时需要如下图所示的4种引物,且PCR1中的引物a位置选择的是图3中的引物1,则b,c引物分别应该选择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__

③重叠延伸PCR通过_______ 实现定点突变。PCR1和PCR2需要分别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图2为利用定向进化策略改造纤维素酶的操作过程,在进行③时需要先用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_________________细胞。
(4)用定向进化策略改造纤维素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技术是定向进化策略改造纤维素的基础
B.定向进化策略获得的纤维素酶的基因序列在筛选前是已知的
C.与定点诱变相比,定向进化策略不需解析酶的结构和功能
D.定向进化策略可以使纤维素酶朝着人们需要的方向进化
2021-05-23更新 | 7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但是大剂量使用会诱发颅内出血。如果将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下图表示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取t-PA改良基因和构建含t-PA改良基因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图中重叠延伸PCR过程中,引物a、b被用来扩增含有突变位点及其上游序列的DNA片段,引物c、d被用来扩增含突变位点及其下游序列的DNA片段。请回答:

(1)已知t-PA蛋白第84位是半胱氨酸,相应的基因模板链(图中t-PA基因的上链)上的碱基序列是ACA,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重叠延伸PCR示意图中的黑点表示突变部位的碱基,引物b中该部位的碱基是______,引物c该部位的碱基是______。PCR中需要引物的原因是______
(2)重叠延伸PCR中,PCR1和PCR2分别进行,产物混合后再进行PCR3。PCR1和PCR2需要分别进行的原因是______
(3)构建重组质粒时,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重组质粒中的新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
(4)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需选择呈______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上述生产改良t-PA蛋白的技术属于______工程。
2020-05-10更新 | 4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