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2939446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结构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问题:

(1)玉米的甜味受基因D/d控制,已知基因(D)是由基因(d)突变来的,二者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现把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为了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甲乙两组同学将间行种植的两个品种玉米相互授粉,甲组同学实验结果符合预期,F1全为非甜玉米,F2出现性状分离,甜玉米约占1/4,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结出约9/10非甜玉米、1/10甜玉米。乙组可能在套袋、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出现上述结果。
(3)研究发现另一对基因E/e也能控制玉米的甜度,其中甜味基因e和甜味基因(D或d)在提高蔗糖含量方面有等效作用,二者叠加使玉米甜度增加,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4)现有基因型为DdEe的玉米,利用测交实验验证D、d和E、e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学家利用香豌豆作实验材料进行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已知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花粉形状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各自________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正常分离,依据是____________
(2)若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则理论上实验一的F2中亲本类型与重组类型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_;实际结果与理论值明显不相符,F2中重组类型的比例偏低。由此可推测,F1在产生配子时,基因A/a和基因B/b之间发生了重组,并没有形成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请从基因与染色体位置关系的角度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
(3)若选用实验二中F1的紫花长花粉植株作为亲本之一验证(2)中的推测和解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56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一、图二表示两种出现囊性纤维病的家庭(设该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1)从图_______可推知,控制囊性纤维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填“常”或“性”)。
(2)图二中,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正常女孩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
(3)图一F1中,患病女孩产生的生殖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图一中双亲第二胎生了一个正常的男孩,该男孩为囊性纤维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
2017-07-25更新 | 7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雌雄同株的植株的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花粉)性状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Ms 为显性不育基因(不影响雌配子),ms 为隐性可育基因,Msf 为显性恢复可育基因(即 Msf 存在掩盖了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性恢复可育),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 Msf>Ms>ms,回答下列问题:
(1)某混合种植的群体中只有 MsfMs 和 Msms 两种基因型,且两种基因型植株数量相等,该群体随机交配一代,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某雄性可育的植株,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现设计合理的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可育植株的基因型,让该植株和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杂交,若后代全为雄性可育,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Msfms;若后代全为雄性不育,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msms。
2020-09-12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