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7 题号:22953167
研究表明,稗草在与水稻混种时,稗草的三个基因会快速启动,通过控制合成丁布来抑制水稻等其他植物生长,玉米基因组中也有控制合成丁布的相关基因,但水稻基因组中不存在该基因。稻田除草的常用方法有人工除草和使用除草剂。
(1)稗草与玉米基因组上的共性,可以为生物有____提供证据,这是生物进化_____水平的证据。
(2)人工除草使得那些让稗草长得更像水稻的基因得以保留下来。人工除草直接作用的是稗草个体的_____。稗草能在多变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说明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具有____性和_________性。

相似题推荐

【推荐1】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_____,④指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标志是_____隔离。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
2023-11-05更新 | 13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100多年前,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对加拉帕克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鸟与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某种鸟(后称达尔文地雀)有着相似的特征。下图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岛上的13种地雀在羽色、鸣叫、产卵和求偶等方面极为相似,但仍属于不同物种,原因是这些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
(3)若某地雀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40%、40%、20%,那么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若人为淘汰该种群中aa个体,其它基因型个体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A对a为完全显性,则该种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022-07-13更新 | 11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请回答问题:

(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的结果。
(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_____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
(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_____的结果。
2022-03-04更新 | 6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