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80 题号:4848793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 S型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5)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调查与统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以下是调查统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解某些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某班同学拟从青少年型糖尿病和红绿色盲中选取一种,在全校学生及其家庭中开展调查。
①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与遗传基因有关,受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________基因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________基因遗传病。
②青少年型糖尿病和红绿色盲中,一般选取后者开展调查比较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调查时,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工进行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调查结束后应如何处理各小组的调查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模拟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两位同学分别在一张50 cm×50 cm的白纸上制作方格表,将200粒绿豆种子随机撒在白纸上,选择5个方格进行计数,再计算出种群密度。
讨论:①计数完成后,应如何计算种群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较大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有哪些?(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1-13更新 | 17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黑带食蚜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幼虫(无翅)喜食各种蚜虫。经变态发育为有翅的成虫,可以成群地长距离迁飞。研究者以我国某岛屿为试验站,对黑带食蚜蝇的迁飞行为展开研究。
(1)黑带食蚜蝇幼虫与蚜虫间具有_____关系,该试验站内所有的黑带食蚜蝇形成的集合称为______
(2)研究者在试验站逐年捕获并统计黑带食蚜蝇成虫数,以获知其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和图2。

① 采用黑光灯诱捕黑带食蚜蝇成虫是由于该昆虫具有________性。根据诱捕昆虫的数量可估算它们的__________
② 分析图1可知,该昆虫的迁飞活动会随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而图2可看出:黑带食蚜蝇成虫的捕获量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变态昆虫翅中12C与13C的比值,可反映其幼虫期的食物来源,进而判断变态昆虫的虫源地。研究者检测了观测站捕获的黑带食蚜蝇成虫翅中12C与13C的比值,并推算出不同时间所捕获的黑带食蚜蝇幼虫的宿主植物占比情况,结果图3所示。

表 试验岛屿周围区域的主要作物

区域

与试验岛屿的关系

主要作物

A

农业区,位于试验岛屿北侧40km

玉米、水稻

B

农业区,位于试验岛屿南侧60km

小麦、水稻


①已知该岛屿上无可用耕地,且不进行农事操作。试说明研究者选择该岛屿作为本实验观测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图3与表信息,推测该昆虫的迁飞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研究的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个)
2021-08-17更新 | 49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便,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1)若调查该稻田生态系统鲫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方法,调查时,若重捕计数后操作不当使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偏高/偏低/基本无差别)。若调查群落的丰富度,需要统计各样方中__________的数值。
(2)有人尝试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来防治害虫。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希望能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以改变害虫的________________,来降低种群密度。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下图中曲线___________(填“I”或“II”)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作物价值。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_____点是收益最小。
2017-04-02更新 | 3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