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3 题号:5016058
下列是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像。图甲是在适宜环境中水稻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图乙是在15℃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C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若将该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此时叶肉细胞内A物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O点ATP产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则b点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侧移动。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o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II)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______和ATP的供应,导致暗反应_____(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500umol/m2/s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o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依据结果可推出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
(4)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3)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______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4-03-29更新 | 59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农作物的生长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农作物对各种胁迫具有了一定的应激反应。科研工作者为探究干旱、冷害等胁迫对玉米幼苗代谢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对胁迫期和恢复期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光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对玉米幼苗进行了三种不同的处理,在恢复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没有明显改变的组是____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据此分析其,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
(2)据图2可知,类囊体内高浓度的H+来源于__________过程。类囊体内产生的高浓度的H+的作用是__________。据图所示,能量的变化为__________
(3)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蛋白是一种水通道蛋白,由P基因编码,在干旱胁迫的条件下,其对水分的吸收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研究过程中,科研工作者得到P蛋白超量表达的突变株系M。正常种植条件下,野生型玉米和突变株系M的气孔开放程度基本相同,但突变株系M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推测其叶绿体膜上超量表达的P蛋白能促进CO2的吸收。请设计实验来验证上述推测(检测方法不做要求,只写出检测指标即可)。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9更新 | 31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生活在沙漠、高盐沼泽等进水受限的环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瓦松等), 为适应环境它们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下图为瓦松部分细胞的生理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为__________,酶1和酶2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间瓦松能吸收CO2合成C6H12O6吗?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间瓦松的细胞液pH通常会下降,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一株瓦松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 CO2的变化速率,以此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26更新 | 2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