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380 题号:5116372
甲硫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G,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染色体变异的频率
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的G-C转换成A-T
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D.EMS处理决定了水稻的进化方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1】对某校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男性色盲占学生总数的7%,而女性色盲仅占总数的0.5%,女性携带者占总数的13.5%,抽查的学生中男、女比例为1:1,该人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
A.43%B.64%C.73%D.86%
2019-01-18更新 | 2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2】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杂合子Aa)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在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不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个体通常夭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幼年时的死亡率为50%;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没有疟疾发生,但高原缺氧的环境会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未成年即死亡。现有一个幼年时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的足够大的群体(亲本),群体中的个体随机婚配,若这些亲本分别生活在非洲疟疾猖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子一代成年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       
A.2/5,2/3B.2/5,3/4
C.2/19,4/5D.4/11,3/4
2020-06-09更新 | 4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科学家通过对化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一共发生五次大灭绝。第六次大灭绝开始于三万年前,持续到现在。主要原因是地球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丧失。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总是使生物群落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简单的方向发展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D.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2022-05-12更新 | 2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