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5134904
作为制作家具的珍贵木材,水曲柳数量正在逐年大幅度减少。为解决这个问题并获得足够的木材,政府鼓励人们人工种植水曲柳,但经常因为爆发虫害而减产。研究者发现附近自然群落中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但很少爆发虫害。             
(1)人工水曲柳林树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___________能力差,易遭受虫害。若能利用害虫与其天敌的____________关系加以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加持久稳定,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引入害虫的天敌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统计了自然群落中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结果如图所示:          

由左图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树龄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树龄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光照不足,导致幼龄林数量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综合上图分析,群落中的______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如图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昆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型增长。
(2)假如该种昆虫是蝗虫(成虫),调查该蝗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若调查跳蝻(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则采取的方法是____
(3)若图2中t3时该植食性昆虫数量约有6000只,则t1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只,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
(4)若分别用M、N表示t2、t3时的种群数量,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
2024-04-15更新 | 7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绘制如图甲。a表示每3 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d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_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_____等。
(2)曲线d表示的增长为“____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情况如图乙所示,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在研究种群数量时,需要调查种群密度。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等。
2016-11-26更新 | 12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 mm×1 mm×0.1 mm),图乙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1)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_(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2)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计数。计数时若图甲双边线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个。
(3)比较图乙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增长速率、种内竞争的强度以及t2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a=b”或“a<b”)。
(4)若在t2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22更新 | 2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