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6 题号:5907599
要达到下列各项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A.种群的J型增长——数学模型建构法
B.植株上跳蝻的密度——标志重捕法
C.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抽样检测法
D.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即可计算出该昆虫的种群密度
B.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2021-01-31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研究人员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新疆某马场划出一个实验区,设置5个大小都为650m×120m的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区,用不同数量的马群(其他条件相同)放牧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区

草群丰富度(种)

草群高度(cm)

草群密度(株/m2

不放牧区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区

23

9.6

324.8

中度放牧区

25

9.3

329.1

重度放牧区

18

7.2

254.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表中各项指标数据有意义,实验中要注意随机取样
B.与不放牧区相比较,轻度放牧区草群的再生能力更强
C.中度放牧使下层草群获得更多的光照,有利于提高草群的密度
D.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群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渐提高
2022-11-28更新 | 4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对其进行了治理,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坡地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的演替过程,其对应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典型物种①、②、③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采用样方法对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C.物种①、②、③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其形成的食物链是①一②一③
D.图中b﹣c段能说明物种②对灌木丛导致的弱光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2016-11-26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