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6221398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C.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D.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进化速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东亚飞蝗是严重危害粮食安全的一种害虫,其产卵地主要是位下降后的湖滩、河滩以及杂草丛生之地。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院士在50年代对蝗虫防治工作做出巨大贡献,他提出“政治结合、根除蝗虫”的战略,一方面利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种群密度,另一方面修筑堤坝、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对河滩中蝗虫卵的密度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
B.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蝗虫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法
C.滥用杀灭蝗虫的农药会提高蝗虫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
D.修筑堤坝、控制水位属于降低蝗虫环境容纳量的措施
2022-04-21更新 | 4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假设将细菌的基因型当成一个二维平面(如图),适应度表示为基因型平面上的高度。细菌的耐药性进化常有多个适应峰,把细菌的耐药性进化看作是其随机朝着不同方向“上坡”的过程,而在不同的适应峰之间会有一个进化分支点,当细菌在进化过程中的基因型在此进化分支点时,它未来的进化路线就有了多种可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进化Ⅰ型、Ⅱ型菌株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不定向性有关
B.野生型菌株耐药性变异的产生最可能与抗菌药的使用有关
C.Ⅰ型菌株和Ⅱ型菌株的适应度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
D.据图可知两个突变体距离越近,可能说明它们的基因型或表型越相近
2024-02-25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当某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加
C.在某农作物选择育种过程中,其种群基因频率可发生定向改变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没有新物种形成就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2019-05-22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