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6465199
下图为某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鱼与虾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调查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太久,部分标记已经脱落,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低”或“偏高”)。
(2)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_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在一段时间内,某人每天都摄食一定量的食物,但其体重却没有发生变化。从能量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亚马孙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______
(2)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___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____型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___法。
(3)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_______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
② 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③ 实验结果证明:_______
2018-09-17更新 | 51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清代郝玉麟《广东通志》之山川志云:“鼎湖山在(肇庆)城东北四十里,高千余丈,山顶有湖,四时不竭,山半有白云古刹,绕寺产佳茗”。在这里峰峦叠翠、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研究者在该地区混交次生林中选取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5hm2,测得马尾松和山毛榉树高X的结果如下表。

树高X(单位:m)

马尾松(单位:株)

山毛榉(单位:株)

X≤5

8

9

7

5

8

46

48

50

47

45

5<X≤10

25

27

30

28

30

31

25

28

26

27

10<X≤15

34

29

30

36

35

2

3

5

4

3

X>15

13

16

14

15

12

3

2

1

2

2

合计

80

81

81

84

85

82

78

84

79

77


注: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山毛榉种群密度:根据表中数据,在调查区域随机选取____________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的密度,得出山毛榉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山毛榉株高数据分析,山毛榉种群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3)鼎湖山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第1~3层由乔木组成,最高的锥栗高达30m,第4层为灌木,第5层为草本及苗木层,形成了植物群落的____________。群落中马尾松与山毛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4)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林绿、气新、水清、负氧离子含量甚高,是人们旅游休憩的好去处。每年约有百万游客到鼎湖山参观考察、观光度假,为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建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对原地的____________进行最有效的保护。
2022-11-05更新 | 1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研小组对山毛榉(甲)和槭树(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并研究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该调查方法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
(2)甲种群在O~t3段的年龄结构为_____
(3)乙种群在O~t1段的种群数量呈“_____”型增长,你做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
(4)t3时间后,出现甲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原因是_____
2022-01-16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