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6975426
某同学暑假放假期间,从事田间管理工作,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比较一下自家的大豆与别家的大豆的数量,那么他应该________。
A.一棵一棵去数进行比较
B.用样方法估算出种群密度进行比较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出种群密度
D.用调查法统计出往年数量进行比较
(2)若大豆田中有某种害虫,为降低其种群密度,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A.一个一个去捉
B.喷洒农药
C.释放一种特定激素诱捕
D.从外地引入该害虫的天敌
(3)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在短期内,该昆虫会呈________增长,最终将呈________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豆与大豆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________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物种丰富度________,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图甲___________(填“b”、“c”或“d”)时刻之前进行防治。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在鼠害发生时,既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种群数量,又通过减少其获得食物等方法___________,才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
(2)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包括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和未染成蓝色的),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_______个。该计数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若在1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不变,其原因_____。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7天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底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计数室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4用滤纸吸除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2处明显错误:②应改成在取样前轻轻振荡试管几次,再用无菌吸管从试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应改为_____,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
2023-12-25更新 | 17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回答下面关于种群和群落的问题:
第一部分: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1)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m2
(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株/m2(用字母列出表达式)。

第二部分: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
第三部分: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B曲线呈“S”型,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第10-2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
2018-03-10更新 | 189次组卷
【推荐3】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往往呈_______型。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类型可能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
(2)三裂叶豚草是某区域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一种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在三裂叶豚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预期结果为:_______
(3)为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表。
组别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第2年第3年
A组8.0712.2412.24
B组:三裂叶豚草+锈菌7.656.434.77
C组: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8.112.4312.78
D组:三裂叶豚草+野艾蒿4.894.023.12
注:野艾蒿—植物,锈菌—真菌,广聚萤叶甲—昆虫
①A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其与三裂叶豚草的关系是_______
(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
2024-02-07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