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长素 >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 题号:7110444
温特通过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下列对温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特将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B.放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的胚芽鞘是实验组
C.放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的胚芽鞘是对照组
D.该实验中琼脂块上所放的胚芽鞘尖端的数量为无关变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在金丝雀𬟁草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发现了生长素
B.植物顶端优势的产生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以自由扩散方式在细胞间转移
D.同种植物体内,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低于成熟细胞
2019-02-10更新 | 5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人体内含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B.人在实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种子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通过肾脏将其排除体外
C.在人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
2016-11-26更新 | 1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对照试验中,自变量的设置常运用“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让一部分“缺席”,研究此时系统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探究胚芽鞘的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运用了减法原理
B.艾弗里用DNA酶处理提取的S型细菌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运用了减法原理
C.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运用了减法原理
D.格里菲思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运用了减法原理
2020-10-24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