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精子的形成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7331026
在某一精母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中一个单体的基因顺序为1234 5678,另一个为1265 4378 (中间的“”表示着丝粒)。如果在减数分裂时在3和4之间发生了一次交换,在它所形成的四个配子中,这个染色体的构成分别是:
A.1234 5678、1256 3421、 8734 5678、1265 4321
B.1234 5678、1256 4378、 8734 5612、 1256 4321
C.1234 5678、1265 4321、 8734 5678、 1265 4378
D.1234 5678、1265 4321、 1234 5678、 8765 438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下图中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
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2022-10-08更新 | 1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图1中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情况,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可以肯定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细胞①中
B.在图1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只有2种
C.图2左图中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表达主要发生在A点以前
D.图2中在BC段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D段和GH段变化的原因相同
2016-01-12更新 | 2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亚硝酸是一种有效的基因诱变剂,它能作用于腺嘌呤使其转化为次黄嘌呤(稀有碱基),次黄嘌呤只与胞嘧啶配对。二倍体动物的某精原细胞,核DNA复制前,两个腺嘌呤转化为次黄嘌呤,不考虑其他突变。针对于变化后的精原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DNA中至少有2个基因含次黄嘌呤
B.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核DNA中有2个碱基对发生改变
C.其形成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有1个核DNA发生改变
D.其形成的生殖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含次黄嘌呤
2024-03-23更新 | 2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