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7692721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频危动物金丝猴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的方法
B.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
C.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类群都有分层现象
D.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下列有关样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可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不宜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2022-01-27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有一种昆虫叫“十七年蝉”,它的幼虫需要在地下生活 17年,在17年后的夏季爬出地面转化为成虫,成虫仅能存活约1个月。图1是出现在某地的一个“十七年蝉”种群的密度变化和被鸟类捕食率的变化,图 2表示该树林中某种鸟类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地的“十七年蝉”构成了一个种群,调查该地“十七年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记重捕法
B.图1所示的“十七年蝉”种群的现存量与被捕食率的关系呈负相关
C.图2内a~e 五个点中,a点的种群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b点
D.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2023-08-10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某同学在2 hm2的农田中调查田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到了40只田姬鼠,将它们全部进行标记并放回农田;第二次捕获到了45只田姬鼠,其中含标记的有3只。已知田姬鼠被捕捉过后会更难被捕捉,则该农田中田姬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可能为(       
A.大于300只/hm2B.小于300只/hm2
C.大于600只/hm2D.小于600只/hm2
2020-08-2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