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0 题号:8066153
某地进行的“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藕田养鱼生态种养高效模式中,淡水塘中的荷花花色有粉色、白色和红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2)莲藕生态养鱼塘中,鱼的生存空间有限且数量比较多,所以适宜选择空间特征为__________型分布的鱼类种群,塘中___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放养肉食性鱼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更大收益,人们想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该种做法会使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长江江豚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目前其种群极度濒危。如图是长江江豚某自然保护区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鲤鱼与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长江江豚是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通过监测长江江豚独特的声呐信号调查其种群数量。与标记重捕法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航运发展及水利建设使长江江豚栖息地碎片化,其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填“降低”“增加”或“基本不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填“就地”或“易地”)保护,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除了禁渔外,你认为保护长江江豚等动物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答出2条)。
2023-07-17更新 | 66次组卷
【推荐2】海菜花曾经是滇池一大特色,其生长对水质要求极高。20世纪70年代滇池海菜花几乎完全消失。人们一度将海菜花消失归因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忽略了人为引进的草鱼等外来入侵生物。为了一探究竟,2007年有研究者在滇池水质处于污染比较重的V类水域中种植海菜花获得成功,并长势良好,由此可见水体富营养化并非导致海菜花在滇池消失的主要原因。
(1)1958年当地每年向滇池投放草鱼鱼苗(外来物种),1958年至1969年之间滇池鱼产量持续飙升。1969年滇池鱼产量一度达到了6160t,其中草鱼约5000t。____成为滇池鱼类中的优势种,成为滇池鱼产量增加的主要部分,其原因可能是____按照草料系数(总投饵量/鱼总增重量)为120计算,增加5000t鱼需要消耗____t水生植物,而滇池水生植物即使在最繁盛的50年代也仅有8.16×105t。1969-1973年,人们又向滇池投放草鱼苗1137万尾,但1973年的鱼产量中,草鱼产量锐减,仅为2.843t,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
(2)为了修复滇池恶化的生态环境,研究者提出通过减少外来物种、增加本地特色鱼种等措施进行环境的生态修复,其实质就是群落的演替,即____的过程。水中氮、磷等物质顺着食物链转化路径离开湖泊,然后又经过某些途径进入湖泊内,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____的过程。
2024-04-23更新 | 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所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
(2)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链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
(3)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的功能。
(5)输入此鱼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量是___________J/cm2·a。植食性动物向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百分数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2021-03-18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