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生命历程 > 细胞的增殖 >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 细胞增殖的方式及细胞周期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8306912
对下列生物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1)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

(1)本活动运用了__________技术。c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是_____(填“15N﹣15N﹣DNA、14N﹣14N﹣DNA”或“14N﹣15N﹣DNA、14N﹣14N﹣DNA”或“14N﹣15N﹣DNA、15N﹣15N﹣DNA”),实验结果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
(2)在研究人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观测到在0.4%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变大,数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基于上述实验现象,怎样才能用红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_____
(3)在细胞分裂间期,线粒体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线粒体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123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2.01.00.50.25

①实验中采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已知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的含量对不同时期细胞分别计数。为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科研人员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碱处理人乳腺癌细胞,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
检验点类型功能
检验点1检测DNA的完整性,当检测到DNA结构异常,迅速启动修复系统
检验点2检测细胞内存在的DNA损伤并阻断DNA复制的继续进行
检验点3DNA复制结束后检测DNA是否正确,阻止带有DNA损伤的细胞进入分裂期
检验点4检测染色体的着丝点有没有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
检验点5检验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
(1)培养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青霉素的目的是_____,可用_____酶处理使乳腺癌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2)对照组中A峰的细胞处于间期中的_____期,C峰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_____
(3)为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一系列检验点,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部分检验点及功能如表1,表中检验点在分裂间期发挥作用的有_____,与对照组相比,秋水仙碱作用24h后处于C峰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原理是秋水仙碱抑制了_____,激活检验点_____,使细胞停滞于中期。
(4)血清饥饿法也能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已知正常培养乳腺癌细胞的血清浓度为10%,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血清处理不同时间后各时期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如下表:
时间血清浓度G1(%)S(%)G2/M(%)
12h10%40.2323.0835.37
5%45.8534.4518.99
1%50.7516.6031.78
24h10%44.8624.1629.92
5%67.4412.0720.08
1%85.962.4610.65
36h10%43.5824.8330.59
5%51.8914.2132.71
1%凋亡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血清饥饿法可以将细胞周期同步化于_____期,为达到最大程度同步化的目的应选择的培养条件是_____
2022-10-03更新 | 55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甲、乙两图代表某二倍体生物某器官中细胞分裂示意图,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关系。
   
(1)图乙中含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重组发生于丙图___________阶段。
(2)甲图可对应丙图的______段。与甲图相比,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这种分裂方式对生物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细胞同步化处理过程如下:
   
①阻断Ⅰ:培养在含有过量的TdR(DNA复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 ______的时间总和,才能使细胞都停留在图b所示S时期;
②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之间;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时刻,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2023-11-19更新 | 16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表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期,图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此时期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2)图B中,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此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昔,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______期(填写图中字母符号)。
(4)在D图中,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若需检验DNA分子是否完成复制,检验点1、2和3中选检测点______最合适。
(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
2022-02-25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