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381 题号:8454257
某岛屿上的甲乙两种植物依靠一种蜂鸟传粉。甲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乙种植物的花蕊蜜管则弯而深。雄蜂鸟的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雌蜂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
B.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C.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间斗争
D.蜂鸟的种群密度和性别比例会影响甲乙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B.只要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就发生了生物进化
C.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多数昆虫的翅微弱,是大风长期作用的结果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020-11-16更新 | 76次组卷
【推荐2】近日、科学家在墨西哥湾的深海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鮟镰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千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角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鮟镰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所有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023-11-05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在开阔的原野上,马鹿成体常常出现同性个体形成群体,在一起觅食,休息、运动和防御,即同性聚群现象。雌性个体育幼;生活在子代被捕食风险低的区域,雄性幼体成年后会被驱逐出群;雄性成体则生活在风险高的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性聚群的群体可以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雌雄个体因聚群行为而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C.雄性个体长期角斗可以使肢体产生粗壮强健的定向变异
D.同性聚群生活的群体的数量特征有别于一般动物种群的数量特征
2023-04-22更新 | 6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