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5 题号:8516682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以确保结果准确
B.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C.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后直接用显微镜计数
D.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要使用电灯照射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藻类种数与厚壳玉黍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B.须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厚壳玉黍螺进行密度调查,同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影响厚壳玉黍螺的行动能力
C.浒苔可能为潮间带藻类的优势物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
D.浒苔所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 10%~20%流向了厚壳玉黍螺
2024-04-13更新 | 9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群落的空间结构
B.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获得准确的种群密度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2019-09-21更新 | 3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小勾儿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自从1907年在湖北兴山被发现后,消失了近百年,直到本世纪初才又被陆续发现,因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小勾儿茶为落叶灌木,高3-6米,喜温暖、湿润的生境。下列有关小勾儿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小勾儿茶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增加
C.气温、干旱、火灾等是影响小勾儿茶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选择性采伐与小勾儿茶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小勾儿茶种群的增长
2023-12-08更新 | 5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