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8 题号:878337
下图左是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_____
2.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
3.右上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农田中某一地段蚯蚓数量的变化,B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则该点的含义为 _____ ,K值的含义是 _____ ,如果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该值 _____ (填“能”或“不能”)发生改变。
10-11高二·四川南充·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央视春晚节目中的“朱鹮"以其飘逸灵动的舞蹈,静谧梦幻的场景诉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于1981年在洋县重新发现野生朱鹮,针对其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和个体数量极少的情况,应该采取_________法调查其数量。调查发现野生朱鹮数量只有7只,某同学根据种群的概念认为洋县的7只朱鹮是一个种群,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如今成为濒危物种,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种群生存力分析(PVA)是濒危物种保护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利用该方法构建了洋县的自然保护区中朱鹮种群数量50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①在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保护。
②图中的该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______型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③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野生朱鹮的繁殖率极低,严重影响种群数量增长。你给研究者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17更新 | 7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滴落,减轻稻瘟病原孢子的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使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表现在:①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美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________锐减。
(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
2016-11-26更新 | 30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黄胸鼠是某地区危害较大的三大栖鼠之一,为掌握该鼠的迁移和数量变化信息,进行有效集中防治,研究人员在2015-2018年对该地区的黄胸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黄胸鼠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为不同区域黄胸鼠数量的月际变化,4-6月份住宅区黄胸鼠的数量较高,依据种群数量特征分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黄胸鼠集中歼灭的最佳时间约为上半年1-2月和下半年8-9月间,以尽量降低该鼠对住宅区的危害。从环境容纳量角度考虑,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对黄胸鼠数量进行控制。
2022-01-09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