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遗传信息的转录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0 题号:8900996
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基因S发生转录时首先是______酶与基因的______结合,将双链DNA解开,转录出mRNA。该基因转录的模板是下图中的______(“a”、“b”)链,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

(2)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显性植株X自交,检测并统计F1的花序情况,结果为:正常花序:异常花序=1:1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由此推测______是显性性状,植株X自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是含有正常花序基因的______(“花粉”、“卵细胞”)不育。
(3)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方法I育种的变异原理是______和染色体畸变。方法Ⅲ育种方法的名称是______,它较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原因是______
②方法Ⅱ中HhRr自交获得F2,假设只保留F2中抗倒伏抗病植株的雄蕊(其他雄蕊全部去除),所有植株雌蕊全部保留且都能成功受粉和发育则所得F3中能稳定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______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是真核细胞中正在进行的两种生理过程,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复制的场所,除细胞核还有______;从图中可看出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有_________
(2)DNA分子的两条单链都可以作为转录的模板。对于一个特定的基因来说,两次转录时的模板是___(填“固定不变”或“可以不同”)的。转录的产物是________,请列举它与模板在化学组成上的一个显著区别:________________
(3)酶1、酶2只能各自催化甲、乙两种生理过程而不能替换,这是因为酶具有________的特点。酶的这一特点与其结构直接相关,酶1、酶2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酶的催化作用实质是_______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一种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种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018-01-13更新 | 54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2】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 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__,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__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__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__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
2019-01-30更新 | 45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有关遗传物质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和RNA分子。用α、β、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分子的 _________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转录过程所需要的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dATP的A由 __________ 组成。
(3)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02更新 | 3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