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9350569
慢粒白血病简称“慢粒”,由于患者产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异,导致其机体产生了一种活性加强的酪氨酸激酶一BCR-ABL蛋白,造成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紊乱。临床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竞争性结合BCR-ABL蛋白上的ATP结合位点,而成为治疗“慢粒”的主要药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慢粒”的根本原因是BCR和ABL发生基因重组
B.“慢粒”致病机理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①.
C.上图②过程涉及到的核酸具体有DNA和mRNA、tRNA和rRNA等
D.TKI对部分慢粒患者治疗效果减弱,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了耐药性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液泡中pH的不同会使植物表现出不同的花色。较高的液泡pH花瓣会呈现蓝色,而较低的pH花瓣会呈现红色。植物液泡的pH由X和Y两组基因控制,X促进H+转运进入液泡,而Y导致H+运出液泡。能得到蓝色花植物遗传操作有(       
A.降低植物中X基因表达B.向植物中转入Y基因
C.降低植物中Y基因表达D.向植物中转入X基因
2020-10-23更新 | 496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环境中,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部分胞嘧加上活化的甲基被修饰为5'-甲基胞嘧啶,使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甲基化不改变其碱基排列顺序
B.视网膜细胞线粒体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一定不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C.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视网膜细胞的能量供应
D.高血糖引起线粒体DNA甲基化的现象不会遗传给后代
2023-06-02更新 | 119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年生的冬性拟南芥需经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诱导其开花。拟南芥成花抑制基因(FLC)高水平表达,能够抑制成花基因FT和FD表达。FLC的上游基因编码的特定蛋白质与多个染色质修饰因子在FLC特定位点形成一个超级复合体,从而激活FLC转录。温度降低时,FLC所在染色质上的组蛋白被修饰,FLC表达受到抑制。在下一代胚胎发育的早期,FLC所在染色质的沉默状态重置为激活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敲除FLC可改变拟南芥的开花时间
B.FLC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核糖核苷酸
C.染色质组蛋白被修饰可导致FLC的碱基序列改变
D.FLC所在染色质上的组蛋白修饰不能够遗传给子代
2023-11-0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