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9352510
火炬树原产欧美,果穗呈火炬状,秋后叶变红,是绿化和观赏植物。在肥沃土壤和瘠薄土壤中均能生长,抗寒性、抗旱性极强。曾有人建议将其用于北京城市绿化。对于引入火炬树等国外物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引进火炬树等国外物种,一定能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B.在引入之前,需充分评估国外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
C.将火炬树与其多种天敌同时引入,就可避免出现生物入侵现象
D.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无须关注火炬树对当地物种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项新研究显示,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正迫使海洋生物改变地理分布:“逃离”赤道地区,向两极方向迁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赤道地区海洋生物向两极迁移,会使极地的冰盖融化
B.气候变化已在全球范围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栖息地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D.对濒危的海洋动物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2022-07-15更新 | 103次组卷
【推荐2】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地区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的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0只。近些年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据报道,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下列与该地区普氏原羚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不利于基因交流
B.防止栖息地的丧失,即可防止其灭绝
C.种群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物种数量的变化
D.建设其栖息地生态工程时,应考虑整体原理
2024-04-22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长江水域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禁捕措施有利于长江水域恢复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导致其锐减
C.禁捕措施有利于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D.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重要基因资源的流失,其潜在价值也随之消失
2023-04-21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