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9 题号:9379921
下图表示我国某草原上甲、乙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采用____________法来调查这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若在调查期间,有标志物脱落,则得到的种群数量值会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3年,甲动物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3年乙动物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南部泰顺县,动植物种类丰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乌岩岭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科学家对保护区内的各种动植物进行调查,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该保护区内植物存在垂直分层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动物垂直分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保护区内,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珍禽。为了保护濒危物种,科学家对乌岩岭的黄腹角雉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调查显示,乌岩岭黄腹角雉典型栖息地的黄腹角雉种群密度最大可达7.08只/km2,决定其种群密度的种群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黄腹角雉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在该保护区群落演替过程中,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12更新 | 13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人工淡水池塘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不变,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并从附近搜集水生生物投入池塘。连续多年观测发现,池塘逐渐演变为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的群落。第15年时,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检测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

(1)投入池塘的水生生物甲在一段时间后种群密度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后而不再上升,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点)。在选择甲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时,需要以甲的个体大小、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点)等作为依据。
(2)区分池塘群落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两者的_____________不同。向池塘投放水生生物后,池塘群落将发生_____________演替。
(3)池塘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通过食物链(网)获取碳元素,而浮游植物通过_________获取碳元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_____________锐减。
(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升温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4-14更新 | 13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