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胞吞和胞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606 题号:9414255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是几个同位素标记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 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尿液中也会含有少量的H218O,甚至ADP或Pi中也可能含有18O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D.科学家詹姆森等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证明了分泌蛋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细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1】丙肝病毒(HCV)是一种致病性强的单链RNA病毒,感染HCV不仅可以引起肝脏损伤,还会经常出现自身免疫相关的甲状腺疾病。图示为HCV生活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V蛋白与甲状腺细胞的部分蛋白可能具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
B.HCV识别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通过胞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
C.B淋巴细胞直接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
D.图示是抗原呈递细胞吞噬、消化、呈递HCV的过程
2023-12-28更新 | 5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长时程增强作用,又称长期增益效应(LTP),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步地刺激两个神经元。其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降低膜外Ca2+浓度有利于LTP的形成
B.NO会促进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C.谷氨酸、NO的释放都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
D.长时程增强作用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
2023-03-09更新 | 836次组卷
【推荐3】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叶绿体极有可能是由真核生物吞噬蓝细菌形成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适应环境逐渐进化出来的,而溶酶体测是由高尔基体演化而来的,下图是细胞中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酶的糖链在内质网中形成,M6P标志的形成在高尔基体中
B.溶酶体酶的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合成过程经历的细胞器种类一致
C.错误运往细胞外的溶酶体酶能通过M6P受体众导的胞吞作用回收到前溶酶体中
D.M6P受体与溶酶体分离后,其去向由囊泡包裹着运往细胞膜,成为细胞膜蛋白
2023-12-22更新 | 5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