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9484018
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基因型为AA,其体细胞中一个基因A突变为基因a,A基因编码138个氨基酸的多肽,a基因使相应mRNA增加一个相连的三碱基序列,编码含有139个氨基酸的多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B.在突变基因表达时,翻译过程最多涉及到62种密码子
C.若该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则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
D.突变后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正常蛋白具有相似的功能
【知识点】 基因突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Le基因是豌豆株高性状的决定性基因,与赤霉素合成有关,其2个等位基因(符号 T、t)只相差1个核苷酸。隐性基因t产生的酶活性(反应效应)相当于正常酶的 1/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Le基因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控制赤霉素合成
B.TT和tt的杂交产生的一个F1植株具有的酶活性将是正常植株中酶活性的1/20
C.用赤霉素处理tt植株,不能使它生长为高植株
D.突变起因于基因Le的缺失
2019-01-30更新 | 8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先天性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先天性夜盲症为伴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先天性夜盲症,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为先天性夜盲症
B.甲病和乙病形成的根本原因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Ⅲ-1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3
D.Ⅱ-1与Ⅱ-2再生一个女儿不患病的概率为9/16
2022-06-11更新 | 2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4C呼气试验是最早的一种临床用于检测Hp即感染的无创性方法,其原理是让待测者口服14C尿素胶囊,幽门螺杆菌分泌的脲酶会催化尿素水解产生NH314CO214CO2进入待测者血液并随血液到达肺部并以气体形式呼出,定时收集受测者呼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的14CO2指标值,若检测值大于100,说明胃内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幽门螺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且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繁殖和生存
B.幽门螺杆菌合成和分泌脲酶的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C.感染者呼出的14CO2都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
D.胃癌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存活过程中释放的有毒代谢产物导致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022-07-30更新 | 2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