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08-04 2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连线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连线题 | 容易(0.94)
1. 将真理的特点与其释义连线。

真理的特点

连线区域

释义

A.客观性

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B.具体性

2.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C.条件性

3.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023-08-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连线题 | 容易(0.94)
2. 根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完成连线。

认识运动的特点

连线区域

原因

A.反复性

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2.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B.无限性

3.人类世代延续,社会实践不断发展
4.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本质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2023-08-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这体现了真理(     
A.是具体的B.是有条件的
C.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D.受到人们知识水平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的定理;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可见,真理是(     
A.客观的B.因人而异的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2023-08-03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都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关于真理和谬误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真理和谬误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对矛盾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必经的两个阶段
C.超出了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会变为谬误D.真理和谬误都是理论和实践具体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认识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体现了认识具有(     
A.客观性B.无限性C.反复性D.现实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从1969年就开始投身于中草药抗疟研究。对于青蒿素的研究,她和她的团队历时近1000个日日夜夜,先后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经过无数次筛选和实验,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取得了成功。屠呦呦团队的工作经历表明(     
A.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
B.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
C.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具有无限性
D.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70多年的时空依然璀璨夺目,历久弥新,其原因就在于(     
A.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主观与客观相符B.理论在继承中发展,不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C.理论在实践中创新,以一次实践验证为终结D.人们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2023-08-03更新 | 188次组卷 | 5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可能是因为(     
A.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B.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永无止境的
C.发现真理是我们的追求和永恒使命D.具体的实践水平会限制人们的认识
2023-08-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器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这表明(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三、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1. 2000年前,人类就向往月球。16世纪物理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人类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月球。18世纪末,人类拍摄到面向地球的月半球的照片;同时出版了月球图。至此,人们能看到月球的轮廓,但对月球结构、月面实际情况以及月球空间环境仍不清楚。

1959年,苏联完成探测器近月飞行,人类通过探测器近距离认识月球。1969年,“阿波罗十一号”飞船载人登月,进行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等活动。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完成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探测,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等任务。2020年12月,历经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逐步深入。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023-08-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连线题
2
单选题
8
主观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1,2,3,4,5,6,7,8,9,10,11
2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连线题
10.94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
20.94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二、单选题
30.65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单题
40.85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单题
50.85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单题
60.65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含义单题
70.65真理是客观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哲学角度考查模范人物单题
80.85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90.65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100.6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内涵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三、主观题
110.65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