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四第五课第二课时课堂例题
全国 高二 课堂例题 2023-08-28 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2023年5月,教育部就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到2025年,我国将优化调整高校 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说,这体现了(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新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近年,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规划体现了(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更
③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决定性作用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现“一江碧水”,将见“安澜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宋思想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天人合一的景象。从明代、清代至当代,洞庭湖一直在持续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008年以来,洞庭湖区开始实施“退田还湖”,还地于湖泊。

2014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洞庭湖考察,殷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牢记嘱托、先后开展洞庭湖区防洪蓄洪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新规划明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安澜洞庭”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任务。

到203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


结合情境,运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我国已具备推进“安澜洞庭”建设的自信和能力。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恩格斯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恩格斯的观点表明(     
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不能忽视上层建筑中各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3更新 | 53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已成为数字时代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最显著的要素。为此,国家制定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和数据要素密切相关的法律,对数据作出了刚性制度约束。材料表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直线上升的,而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社会发展进程
④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四、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指出,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在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对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责进行调整和完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原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整个教育评价改革中难度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集中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高考改革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如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考改革的脚步一直未停。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实施,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考试招生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信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一定会在实践中日趋完善,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增进教育公平提供有力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高考改革的脚步一直未停”的认识。
2023-06-19更新 | 406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十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1,2,3,4,5,6,7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单题
20.6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单题
40.6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单题
50.6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单题
二、主观题
30.6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材料分析题
60.6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材料分析题
70.6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