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江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21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原始社会解体是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重要原因
③私有财产的形成决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④土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图描述的是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根据图中场景,我们可以推断该图反映的时期(     

①为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已经有了较大改进
②处于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分工,劳动效率提高
④处于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被称为愚昧社会,奴隶社会等级分明、充满血腥与压迫,却带来了文明的曙光。根本原因在于(     
A.奴隶制社会出现了城市,进行了文字的发明
B.奴隶制社会土地变成私有财产,迈入文明门槛
C.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奴隶制社会出现了国家、法律,进行了有效管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4. 马克思指出,“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这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因此,它在奴隶制度下所起的作用达到了最大限度”。由此可知(       
①奴隶是奴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③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从事劳动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生产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深深烙印在中国封建体制中。皇帝是整个大家的家长,皇权不可侵犯,下属臣子和百姓都被视为他的子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认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在封建制度下,君主的言论是金科玉律,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抗拒不从。从中可以看出(       
①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在封建制国家,下层劳动人民毫无人身自由
③封建礼教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④封建道德思想是为维护封建国家统治服务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说明资本主义社会(     
①使无产阶级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和要求日益强烈
②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③使人们脱离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④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改变了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2023年7月,受通胀水平持续高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英国铁路、海运和运输工人工会多次举行罢工。有专家表示,“罢工潮”持续将激化社会矛盾,对英国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英国工人举行的此类罢工(     
①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②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③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根源在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提出了12条具体措施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差别现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他们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由此可知(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
③实现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需要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比如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时代是“过渡时代”;傅立叶提出,应该怀疑资本主义制度;欧文则宣布,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迫切要求进行人类事业中的巨大变革。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①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③主张进行坚决的阶级斗争
④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深刻指出: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由此可见(     
①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②资本家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③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更加显性
④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是实践的理论,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是进步的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具体方法
④是人民的理论,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推动社会变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2. 五四运动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国前进的方向;如一声惊雷,震醒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如一团火,点燃了我们寻求民族复兴的动力。在五四运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五四运动(     
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使中国人民的斗争开始有了主心骨
③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3. 50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出现了许多标志性事件。下列事件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②《共产党宣言》发表
③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④“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
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行的。这两个阶段又必须相互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下列关于中国革命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A.①②B.①③C.②①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下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把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②承认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需要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
③允许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是由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④认为只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到达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救国救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争取民众自主自由。它的“基因”也很清楚,就是代表占中国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人等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下列行动直接体现这一“基因”的是(     
①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推动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②多次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③把中国革命分为前后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
④开辟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陈列着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在《中国佃农生活举例》里面记载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佃农张连初家里一年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1926年的农村。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

地点:湖南湘潭西乡

时间:民国十五年

假定事实:一个壮年勤教佃农,租人十五亩田(一佃农力能耕种之数),附以相当之因土柴山,并茅屋一所以为住宅。此佃农父母俱亡,仅一妻一子,妻替他煮饭喂猪,子年十二三岁,替他看牛。这个佃农于其租来之十五亩田,可以全由自己一人之力耕种,不需加雇人工。因穷,由系版耕,没有押租银可交,所以田租照本处通例要交十分之七。

结果:在收支相抵的情况下,此佃农还要亏空19.6455元,而且是须假定在绝无各种自然灾害、全年无休等6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

结论: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现象的成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出发,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无产阶级必然成为灾难的承受者。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恩格斯更是将当时德国十分之九的灾难归咎于地主和资本家的剥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受到列强的欺凌和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民主革命,包括反对封建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屈辱的探索之后,终于迎来的光明的历史性时刻。那一刻,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企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声音,代表着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更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尊严与希望。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更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易(0.85)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高一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了部分资料信息,并提出了相关问题,请你一起参与。

信息一1885年,由德国造船厂制造的“定远号”战列舰入列北洋水师,后在甲午海战的硝烟中沉入海底,近代中国的国耻簿上又添上了沉重的一笔
信息二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苦苦术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在风雨如晦、民族危亡之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业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信息三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中,就这样畅想抗战胜利后所要建立的断中因:“这就是中国的现代国家,中国很需要这样一个国家。有了这样一个国家,中国就离开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地位,变成了自由平等的国家,离开了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机贫机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1)在屈辱的岁月,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明确,逻辑严谨;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150字左右。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私有制的确立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20.6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单题
30.94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40.9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50.94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60.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题
70.8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80.65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题
90.94空想社会主义单题
100.6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110.6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单题
120.9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单题
130.94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共产党宣言单题
140.8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150.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60.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二、主观题
170.8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材料分析题
180.6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分析题
19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简答题
200.8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