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江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17-07-26 2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最近,一些网络流行语被一位语文教师用文言文表达出来。例如:“主要看气质”表达为“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带着你,你带着钱”表达为“执子手,子挈资斧”;“有钱,任性”表达为“家有千金,行止由心”。这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产生于人脑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2. 过去针对需求不足的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这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应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表明:
①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意建立新的联系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6-06-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3. 2016年4月6日,习近平对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效。之所以突出问题导向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认识
②认识具有客观性,问题导向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只有发现问题承认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突出问题导向才能对具体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有人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有人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去寻找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寻找真理性认识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2-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5. 阅读漫画《朋友与敌人》,把朋友变成敌人是一种愚蠢,把敌人化为朋友是一种智慧。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与下列句子所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有:

①虽然你很美,但我得回家                            
②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③小忍是一种修养,大忍则有一种企图       
④控制不了自己,你就控制不了别人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16-06-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6. 下面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③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④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7.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后说,新的一年,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稳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部署展开军队规模结构和政策制度等改革。可见:
①看问题抓住主流才能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稳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军队改革进行部署
④开展政策制度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大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06-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我们应:
①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重点做好加减法
②从社会存在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结构的调整
③遵循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④自觉坚持走群众路线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6-12-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9.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要(  )
①坚持两点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注重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推动作用,积极贯彻和实施防治行动计划
③坚信事物是发展的,并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改变和利用规律而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②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89年由斯皮尔伯格拍摄的经典科幻片《回到未来2》讲述的是一个擅长滑板、喜欢音乐的高中学生马蒂乘坐时间机器从1985年穿越到2015年10月21日,准备拯救他的家庭于水火。在电影中,主人公用视频通讯系统与人通话,用指纹解锁门禁,佩戴可以接电话的眼镜,观看3D立体全息影像,如今,这些预言多已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②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意识因其主动创造性而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16-12-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2. 江西省宁都县小伙子罗鑫在微信上发起了“走回故乡1米1元”公益众筹项目,计划徒步1000公里,从上海走回家乡宁都县对坊乡寺背村,所筹得的钱将建立教育基金,用于改善寺背村希望小学的教学条件。罗鑫表示,他一天走20公里左右,计划在两个月内走完全程。一路走来的辛苦历程,让他收获了许多感悟。这表明徒步回乡的过程:
①是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循环过程
③是一个人与人不断互动建立具体联系的过程
④是一个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创造规律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06-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3. 转型期中国经济必须面对两大问题,第一个是当前经济体仍然饱受高杠杆的困扰,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第二个是前期积累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缺乏弹性的主要因素。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②两大问题是同一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6-06-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绿色生态也是生产力。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价值观对绿色发展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③绿色生态的实现取决于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④适合上层建筑的绿色生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6-12-1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如果你有自信,它会在无形之中释放出能量,推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惧,它也会在无形之中释放出能量,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的人会因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加自信;失败的人也会由于体验到失败的痛苦而更加自卑。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人生成功与否取决于人的心态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
①乘势待时,把握事物发展状态
②敦本务实,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③知难而进,顺应事物发展趋势
④系统优化,把握整体部分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2-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7. 对漫画《打破》认识正确的有:

①从内打与从外打都是痛苦的,但前者更具人生意义
②从内打破,是自我否定,实现事物的飞越
③人生的“蛋壳”可以毁灭人生,也可以创造人生
④从外打破,是外力否定,事物价值丧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06-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到2013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是
①社会意识要反映社会存在运动变化的必然要求
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调整的必然要求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
④调整利益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表现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9. 我国的许多名言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③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06-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坚持深化改革,其根本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④消除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1. 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材料二:城市发展规划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城市发展要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周密部署,系统推进。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应当如何发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名校
22.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如何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3. 笔,在社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何使China Made变为China technology还有待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各界的努力。
材料一: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却需要进口。有关专家表示,一个小小圆珠笔的问题,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问题。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中国国民购买力明显增强,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纷纷觊觎中国这块市场。对于中国自己来说,更应该开拓自己的市场,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的步伐不能停顿,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应加大投入完善产学研平台,我们的制笔技术在提升,国外也在不停进行技术更新,要坚持不懈的追赶超越,还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都是中国从一个制笔大国走向制笔强国不可缺少的。
从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二所蕴含的道理。
2016-12-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文化滋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世界越亲,越需要文化滋养》文章称,中国和世界越来越亲密了。中国如今在经济上已仰首走向了世界,世界上每个角落,几乎都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与此不对称的是,我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太小,一项针对美、英、法等9个国家的1400名观众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电影在国外“能见度”很低,进入海外商业院线的中国电影数量十分有限0550/0的海外观众通过录像带和DVD观看中国电影,32%的英语观众完全没有看过中国电影,1/3以上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一无所知。许多外国人在用中国的物质产品,但却很少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这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发展,中国文化产品亟须大步走向世界。
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滋养的过程是公民的价值认同和自觉道德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要在“增强认同,付诸实践,抓住重点,完善奖惩,健全制度”方面下功夫。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这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付诸实践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每个公民都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自然就能使道德融入世界.使世界充满道德。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是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这些人的自觉践行必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道德建设,必须把“扬善”和“抑恶”结合起来,通过鲜明的奖惩,在全社会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建立健全和社会主义道德相承接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上述道德文化建设的做法进行分析。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0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意识的内容  意识活动的特征单题
2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单题
3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单题
40.65意识的内容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单题
5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单题
6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单题
70.64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单题
80.6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单题
9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单题
100.65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110.65意识活动的特征  实践的特征  认识具有反复性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单题
120.64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单题
13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单题
14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单题
15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单题
160.65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170.6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单题
180.6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单题
19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单题
200.8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单题
二、主观题
210.6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材料分析题
220.6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材料分析题
230.65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真理的具体性材料分析题
240.65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