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押广东卷第18题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广东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17 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丝绸之路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与多国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在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8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区块链产业园、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产业园、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中国与多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2023-07-17更新 | 7064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11 经济全球化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这的质重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要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引领新广西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康发展;要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要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履行国际标准组织成员国责任义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实施标准提升行动的作用。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全球增长的最强引擎之一,中国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和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近年来,中国持续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先行先试力度,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2023年8月,国务院出台24条稳投资政策,提出要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依法打击侵犯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行为,增强外商投资者信心。

2024年1月,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1339.1亿元,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在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外资加码布局中国市场,充分彰显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强劲“磁吸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说明外资为什么愿意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空经济,一般是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能够赋能千行百业。“低空经济”在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端和产业端迎来共振,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显现。

2024年4月,工信部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为33.8%。在产业和政策的双重催化下,低空经济全面“起飞”。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将低空经济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但是,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挑战。具体来看,整体产业规模较小、且竞争力不高,运营主体“小微”性质明显,低空消费类占比不到3%,与国外普遍达到60%的低空消费服务类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航空制造业缺少核心技术、国产化率低,核心技术遭遇“卡脖子”,整体上,我国通航制造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龙头企业稀少,整机和航空发动机严重依赖进口,存在长远发展安全隐患;欧美等主要竞争对手所在地方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导致出口可能面临的专利侵权风险;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和逆全球化的思潮,各国纷纷加强对外贸易的限制,这种限制不仅威胁了我国低空产品出口的稳定,更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助力低空经济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两周年。中国既从RCEP生效实施中获益,也是RCEP合作的重要贡献者。RCEP生效实施两年来,取消了90%的货物贸易关税,东盟与中国的关税大幅降低,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中间品贸易维持在8万亿元人民币的高位。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5%,2023年前11个月,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的中间品贸易分别达到657.8亿元人民币和295.5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4%和35.8%。RCEP简化了许多海关程序,得益于RCEP带来的通关便利,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2023年前11个月,中国自泰国、越南等RCEP成员国进口鲜榴莲总额466.1亿元人民币,是协定生效前2021年全年的1.7倍。中国率先完成协定核准,率先提交核准书,高质量实施RCEP相关规则,全面落实市场开放承诺和协定义务,持续推动关税减免……中国推动高质量实施RCEP。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既从RCEP生效实施中获益,也是RCEP合作的重要贡献者”的理解。
2024-05-17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T8联盟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二模)政治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世贸组织和全球经贸发展贡献巨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2023年的7.3%,且按照承诺全部取消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还主动引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减少对外资的限制措施。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近30%。中国全面参与世贸组织谈判,引领完成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推动世贸组织实质性结束部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获得各方高度赞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全球经贸发展的贡献。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20238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发表题为《深化团结合作应对风险挑战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致辞。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随着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中国必将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为各国工商界提供更大空间。

材料三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国之大者,海南担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80字左右。
2024-05-17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福建专版)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