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100355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其实,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和对外传播至今已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但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障碍以及认知思维上的差异等因素,中医药在西方的传播很有局限:规模小,无系统性,程度不一,质量也不理想。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需要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融入全球语境并得到世界的认同。


(1)有人说:“在人类战胜疾病的历程中,西医必将取代中医”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需要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融入全球语境并得到世界的认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当前,中医药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严重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请为中医药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会标以不同元素组成“水滴”形状,包含了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自然符号,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二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说明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设计的文化寓意。
(2)有人说:“各国生物保护现状千差万别而又存在利益纷争,地球命运共同体理念难以成为全球共识。”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1-11-13更新 | 2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举行。

在广州,人们可以读懂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可以读懂近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可以读懂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可以见证中国之治的丰硕成果。在广州,人们可以感触到大变局中的中国脉搏,也能读懂当下中国的开放和自信。

读懂是理解的基础,只有读懂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合作的纽带。无论是历史上厚重深邃的中国,还是当下奋进自信的中国,无论是民族复兴路上逐梦而行的中国,还是世界舞台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都需要世界以多元的视角,走近她,深入她,读懂她,读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世界读懂中国。
2021-05-24更新 | 16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中日韩三国携手打造国际城市新名片,创建了重要国际区域文化合作品牌——“东亚文化之都”;2022年,已有近30座城市获此殊荣,深化了三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遇。

“东亚文化之都”强调发展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的共同文化与相似文化,东亚区域文化共识不断增强,有利于增进区域民众之间的文化交融,提高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各国之间在数百年的碰撞与交流中,形成了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东亚文化之都“各城市之间在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较多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如东亚的儒家文化、汉字文化、端午文化、中秋文化等,合理利用并充分发展这些共同的文化,有利于巩固与推动多边文旅合作,形成区域同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亚洲文化共同体。为此,“东亚文化之都”以“亚洲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为宗旨,强调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共存共融。


(1)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东亚文化之都”强调各种文化共存共融的合理性。

材料二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彰显其独特的优势,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处方”。那么中医能做什么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机理,是感染免疫应答引发的急性进行性肺微循环障碍,即人体免疫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干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段之一。而中医就是依据挖掘、调动、提高和利用免疫功能的机理,追求机体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和谐、稳定、健康、统一。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从中医药中筛选了“三药三方”(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使得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缩短病程,减轻抗病毒西药的副作用上发挥了独特优势。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要有信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新的标杆。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3)中医药文化自信应是我国国民的一种积极健康、自觉自为的文化心态,只有对中医药文化有充分的自信,才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对于中华中医药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请你为增强青少年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提两条活动建议。
2022-11-27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