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科学执政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2 题号:10187388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响了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

2015年以来,党中央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2015年在延安召开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2016年在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2017年在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2018年在成都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2019年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同时也提出面上的工作要求。每次座谈会前,习近平总书记都先到贫困地区调研,实地了解情况,听听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召集相关省份负责同志进行工作部署。

2020年3月6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为确保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习近平提出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考核开展普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目标和要求,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
2020·山东日照·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19日,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授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结合材料,说明《意见》的出台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
2020-03-27更新 | 2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8日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党“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会议提出的党建部署中,最引人注目莫过于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会议提出的党内民主举措包括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反腐败也是党建中的焦点议题,备受中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次会议表示要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党的执政理念的?
2016-11-26更新 | 475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倒U形”曲线,是指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当经济发展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进一步的增加,受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加强等影响,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一般认为,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就处于“倒U形”的拐点。五年后,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可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之一,促使世人思考“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拐点是否到来”。

材料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党中央审议通过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绿色”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公民绿色意识的提升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许多旨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内容,其中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中国正致力于以一场“绿色革命”实现未来发展的可持续。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环境改善”。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中央将“绿色”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依据。并谈谈公民应如何践行这一理念。
2016-11-26更新 | 4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