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潜移默化的影响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02254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来;是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之一。

材料一某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搞好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主题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发展各方面。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开展“科技创新之星”“自主创业之星”“自强奋斗之星”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开展“送戏进万村”“好戏大家看”等公益演出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腹务获得感。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材料二乡村盛,教育必须盛。为此,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则(2018--2022年)),各高校积极喃应。某农业高校结对帮扶该市农村发展,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等多种方式,进行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并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他们的帮助下,该市农民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农作物品种改良、种猪繁育、动物防疫等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地是怎样通过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农民应该怎样发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3)农村教育事业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有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请从所学知识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三点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帆船帆板场地-象山亚帆中心,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海中,海陆结合的设计让赛事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而透过象山亚帆中心可以看到海陆结合背后彰显的绿色自然美学。象山亚帆中心的项目选址区是中国国内难得的可常年进行海上运动的区域,项目开发在充分考虑现状的情况下秉持保护生态资源的完整的原则,减少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象山亚帆中心根据多山地、多陡坡的现状,依山而建,或顺山体逐步升高,或插入山体,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趣味空间,增加了人与山、人与海、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

翻开象山的历史画卷,渔文化是其独特的基因。象山亚帆中心建筑单体就是从象山开渔节中获得的设计灵感,建筑单体如同一艘艘渔船从渔港驶出,千帆竞发,乘风破浪,向着大海远行。象山还排摸海洋渔文化元素家底,全面开展海洋文化基因解码工作。象山全力推进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非遗半岛行系列活动,开发一批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和非遗百工坊、文化市集、旅游演艺、研学旅游产品,进一步打响象山渔文化知名度,切实做热渔文化旅游消费市场。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说明象山亚帆中心海陆结合背后彰显的绿色自然美学。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象山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渔文化的。
(3)请你为象山亚帆中心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2023-01-16更新 | 2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直存在生硬呆板、曲高和寡的问题。《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最新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朗读”重文,“者”重人;两者结合则是:以“慢”制人,以“情”动人。朗读者嘉宾,未必是名人,但都是真正“有故事”的人。他们分别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不同的主题,最后再进入“朗读”的环节。节目不仅展现出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更让无数观众为文化痴迷。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一经亮相,便让人眼前一亮,收获好评如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影响人的知识,分析《朗读者》为什么能够大受欢迎。
(2)有人说,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你说出两条具体作用。
2018-04-05更新 | 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是中国。2018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全体公民不仅是绿水青山的享有者,更是建设者,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的合理性。
2018-12-17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