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886916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连胜!29日,中国女排以骄人成绩登上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这是中国女排夺得的第五个女排世界杯冠军,也是第十次荣膺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材料一:最是精神动人心。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结束后,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在《体育报》上撰文写道:“各行各业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后,主教练郎平在微博里写道:“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2019年9月30日,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结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女排代表时说,“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材料二:历史的对比,总给人以无限感慨。1981年女排夺冠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而中国女排以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提振了亿万国人的信心,也为改革开放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时光荏苒,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进入攻坚跋涉期,女排精神依然在时代发展中熠熠生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更加需要用“不畏强手、敢打敢拼”的劲头迎难而上,靠着“一分一分咬牙顶”的意志勇毅笃行,在发展的赛场上创造新的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女排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阐明“改革开放”与“女排精神”之间的关系。
(3)女排再次夺冠,某高中想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女排精神,请你提三条具体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百年党史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中,能够品味到信仰的味道,感受到到真理的力量;从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诗句中,读懂什么叫为了信仰宾至如归;从发生在湖南汝城的“半条被子的故事”里明白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从“通道转兵”的伟大转折中、从战胜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从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更能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材料二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党史教育对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围绕“信仰、信念、信心”三组关键词,撰写一份人生感悟。要求言简意赅,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1-08-08更新 | 15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长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瓦解主流精神,解构英烈精神的逆流,比如所谓“远离政治”“远离崇高”。我们国家和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是英烈精神,一旦瓦解了英烈精神,必造成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盛行,进而导致精神世界紊乱。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重在宣示国家和人名永远铭记、尊崇一切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牺牲和贡献的英雄烈士,表明捍卫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一些侮辱英烈者受到法律的惩处,人们逐渐认识到,英烈是伟大精神的生动载体,维系的是历史记忆, 标识的是当下的价值坐标,指引和彰显着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走向。通过国家意志来褒扬和维护英烈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采取措施弘扬和维护英烈精神的必要性。
2020-12-16更新 | 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2021年2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的祁发宝、追授“卫国戍边英雄”的陈红军,追记一等功的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的英雄事迹在祖国大江南北传颂。正如18岁的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一战斗口号,卫国戍边英雄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家国情怀。这才是新时代青年应该追的“明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习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的意义。
2021-07-19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