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加强市场诚信建设
题型:主观题-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10485594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保护个人信息、见义勇为免责、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将人格权单独成编……编纂民法典是适应时代发展,回应社会诉求,按党中央要求,统筹考虑,在加强顶层设计前提下,按“两步走”的思路推进: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整合现行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从而形成“1+1>2”的叠加效应,传递良法温度、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中国特色,实现从“法”到“典” 的飞跃。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保障法。从体现交易自由,到强调契约精神;从财产权属与利用,到倡导诚信、绿色;从设立“特别法人”,到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明确民商事活动的行为规则和基本遵循,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部富民兴国之法。民法典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切实实施民法典,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头宣传、推进、落实民法典实施;需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经过系统编纂,民法典将发挥叠加效应。请运用相关哲学知识,评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2)从《经济生活》角度,阐释民法典是一部富民兴国之法。
(3)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请以“切实实施民法典”为主题,写一份策略性报告。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论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诚信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

材料一社会诚信是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由失信引发的诸如“老赖”和与之相关的执行难问题也成为了司法系统乃至全社会的“痛点”。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院院长王树江带来了《关于加快全国信用立法的议案》,并获得了超过40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联合署名。王树江表示,推进社会信用立法,既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目前社会信用立法条件已趋于成熟。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截至2018年5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08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1160万人次,限制购买高铁动车票441万人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在推进社会信用立法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意义。
2018-12-03更新 | 2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更加注重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通过保障公民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一 我国积极推动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经营,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共有9家保险公司已投资或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12亿元。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是解决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尝试。保险业将进一步发挥行业自身优势,从提供资金支持、风险保障、服务衔接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积极贡献。一是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二是为各类养老机构提供风险保障服务。三是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的医养结合保险产品。
材料二 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家庭养老负担加剧。202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2014年5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民营资本投资养老业;建立健全养老企业的信用信息规范采集、查询和征信管理制度,加快建设统一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分析促进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知识,说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并阐明如何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养老业的发展。
2017-09-20更新 | 4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为“地摊经济”点赞,多地陆续出台指导意见。“地摊经济”象征着多元社会的海纳百川,让市场更有活力,让百姓致富更有动力,让城市面貌更有烟火味,让经济发展更有精气神。

“地摊经济”在繁荣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人流扰乱市民生活,以次充好损害市民消费权益、摊位杂乱无章阻碍交通等负面影响。重启“地摊经济”,更符合时代的特征,撕下“脏乱差”的 标签,让“干净、安全、有序”成为“地摊经济”的新注脚。


(1)重启“地摊经济”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怎样的契合性?
(2)请从规范市场秩序角度,为实现“干净、安全、有序”的“地摊经济”提出建议。
2020-08-09更新 | 4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