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村民自治的内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05004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县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年”主题,着力突出“党建+”模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效显著。该县按照“夯实基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在全面夯实党建基础工作的同时,各乡街党(工)委研究确定重点抓好1至2个基层党建项目,把项目打造成在全市领先、全省有位的党建品牌。集中开展“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考察”活动,先后选树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并被村民誉为“铁打的村支书”的魏宝银等5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基层讲党课”“每周微党课”“书记带头讲党课”等活动,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深入推行村级事务小微权力制度,联合县行政审批、民政等17个单位根据工作职责,梳理形成包括党务、村务、便民服务3大类58条“小微权力清单”,党员群众通过手机微信扫码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进行监督。2019年该县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县是如何以“党建+”模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5日16时,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Ⅰ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牌子已经永久性摘下,“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牌子正式挂上。这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规范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选举办法,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21-07-12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基础,也是短板。抓住关键,打好基础,补齐短板,必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质效。

某县积极探索推行“支部统领,主体分工”村级治理机制:优化改进党支部领导,把党的领导充分渗透、有机融入到村级组织建设、人事安排、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设立村民议事会作为常设协商决策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事务的协商决策权,议事会成员由村民直接推选;在原村民理财小组基础上设立监事会,对各类村级事务进行全面监督,重点监督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村工程建设项目和村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村民小组为依托,在全村合理设置若干理事会,作为实行村民自治的基本单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县形成的“支部统领,主体分工”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重大意义。
2018-05-09更新 | 2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规划》指出,乡村振兴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山东省某村水资源丰富且自然风光优美,村委会计划招商引资,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但村民担心自家饮用水源会被破坏和污染。该村在村民会议上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商讨,制订了科学的旅游开发与水源地保护方案;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和依法管理制度,让村民参加旅游和水资源管理;强化村务公开,组建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村委会旅游开发和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乡村治理能力,更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基层民主自治的相关知识谈谈作为村民,应怎样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材料二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人们在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因为有了这些节日,村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

文化赋予乡村社会秩序。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法律所无法管或管理成本很高。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2021-04-13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