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3 题号:107337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习近平书记在指导武汉抗疫工作时,要求“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4月和5月总书记在陕西山西视察期间,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特色,因地制宜为脱贫攻坚支招,点赞陕西柞水木耳是“小木耳,大产业”,指出山西大同黄花是“乡亲们的致富花”;习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大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在山西调研时,总书记指出山西转型综改,走出一条产业化、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该类型改革试验区。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总书记的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增强法治道德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扣精神推动力。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努力形成中华儿女互有责任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美德善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以文化化人,以人育人,发挥德育的作用,这离不开宣传和教育。请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围绕主题,郎朗上口,对仗工整)。
2017-09-21更新 | 35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引领者。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会促成社会大转型,而社会必须通过某种必要调适甚至是彻底的改变来应对转型期的各种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使得各国人口由农村涌入城市,其就业领域也由农业转向工业,并引发了第一波全球化。而在经历了由信息通信技术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整个社会步入了“后工业时代”,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制造业所能够吸纳的就业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为了主导产业……目前来说,人工智能的优势更多体现在“计算”,还远远不能取代人类的“思考”。它固然会逐渐取代人类在一些机械式劳动场景中的位置,但更重要的是,它将赋于传统行业许多新的可能:帮助制造业实现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和生产智能化,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及优化生产模式;帮助农业通过数字化种植与精细化养殖,有效掌提农产品供需预期,降本增效;帮助医疗行业完成行业经验的有益补充,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升级,引领医疗行业进入预防和普惠阶段……人们对人工智能又“爱”又“恨”。对技术感到恐惧的,只有一成不变的人,聪明的人会选择接受并适应改变,学会利用新技术。抓住技术带来的机遇。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爱“和“恨”。
(2)综合所学知识,以“人工智能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携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2022-07-08更新 | 37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材料一:2014年10月17日,《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规划指出,推进城镇化,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但某县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搞一刀切,对县及周边周庄进行大规模拆迁,为该县富有特色的传统乡村披上了时尚外衣,但传统文化的韵味荡然无存。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我省城镇化的有序发展。
材料二:某县在城镇化进程中,依据本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制定出对待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使得具有本地特色的古村落保留了下来,走出了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环境为载体,以传统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和生态旅游为内容的地方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县是如何利用唯物论指导当地城镇化建设的?
2016-11-26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